《罗马男孩》影评精选( 五 )
手提摄影的美学风格不断增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镜头似乎一直追随着主人公小男孩,从背部跟拍的晃动主观镜头容易让人联想到比利时达内兄弟导演的手法,配合上流畅的场面调度,以及人物脸部特写,导演有效地营造出一种氛围感,令观众逐渐进入到小男孩的内心,跟随他一同感受成长中的爱与痛 。他先受哥哥的教唆去偷警察的车,在家里受妈妈的训导去偷用公家电 。而当父亲和哥哥先后被送进监狱后,他学会跟受害人车主直接要钱,上火车偷旅客的行李,甚至撒谎潜入有钱人家里偷电脑 。在他观念中,爸爸和哥哥都不在家,只有靠他来支撑家庭,不学无术的他只能依靠偷窃的方式来赚钱 。
导演另一项绝招是选用非专业演员,片中小男孩的家人就是真实生活中的一家人 。于是,我们在镜头下看他们吃饭和吵架的情节时,总是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真实感 。这种触目惊心的现实主义刻画不禁令我联想到究竟他们一家人否靠偷车来维持生计?家族成员是否有进过监狱?小男孩在如此糟糕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中,是否会受到影响而最终会走上不归路?
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然而,透过片中的真实刻画,我印象中对吉普赛人的偏见依然没能消除 。尽管这个扎根在意大利的民族会讲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但是在跟本土意大利人的融入上似乎存在着差距 。这也许要归咎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他们传统的生活癖性,似乎是招致偏见的主要因素,而且他们性格中更有极力排外的一面 。
影片中另一条线索是讲述小男孩与黑人难民深交情谊,并在黑人青年身上获得成长中的宝贵经验,以及体验到难得的“父爱” 。最后却在出狱的哥哥唆使下背叛黑人,让哥哥偷走了他辛苦得来的货物 。从哥哥的口中可以得知,在吉普赛人眼中,黑人难民注定是不受欢迎的群体,他们进入欧洲就是为了跟吉普赛人抢夺资源 。
导演最成功之处是并没有一味沦为揭露或痛陈现实社会的黑暗,尽管片中处处都是令人扼腕的可怕情节 。影片基本上都是从小男孩的视角去亲历这个肮脏不堪的社会,在经历家庭环境剧变之后,懂得如何用成年人的态度去对待并接纳环境 。男孩视角始终在迷惘与觉醒之间,善与恶之间,亲情与友情之间不断变化,建造出相当细腻而丰富的层次感,给予极其真实的人物内心刻画 。
另一个较为瞩目的作者标签,估计要数导演对流行音乐的运用,跟处女作《地中海》一样,在这部片里也运用不少时下的欧美流行曲,用导演的话来说:无论你说的什么语言,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听到一首大家都熟知的流行曲,彼此间的距离立刻就拉近了 。在影片中,流行曲的作用主要是联结男孩与黑人之间的纽带,用音乐来交待两人关系发展的过程 。当然也有用来暗示男孩内心变化之用,最绝妙的莫过于片尾的一首Faded,这种手法与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和《只是世界尽头》一样,有画龙点睛之妙,顿时提升了整部影片的情绪爆发点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