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的读后感大全( 四 )


斯特瑞塞面对的是承认失败,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承认自己的价值观是错的,承认为改变对方投入的时间是白白浪费,承认迄今为止自己的整个人生一直行驶在错误的轨道上 。总之,把自己撕得碎碎的,变成一座废墟,还心甘情愿 。
改变就是这么难 。因为改变就是新生 。
摔门而去几天后,我又和Danny面对面站在门口,这次他先开口,
“I love you.”
“I love you two.”我伸出两个指头 。
“I love you three.”
“I love you four.”
……
我想Danny发现了爱的真谛——永无止境 。
《使节》读后感(五):一个美国富二代的欧洲艳史
作家亨利·詹姆斯开创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先河,他的笔下,出现了仿佛是迷宫般的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文学的魅力就在细节里,而当思想的细节真实到难辨真假的地步时,作品无疑是成功的 。
《使节》便是现代文学大师亨利·詹姆斯成熟写作期的艺术巅峰之作,是在历史上第一部得到欧洲评论家认可的美国文学作品 。故事以意识流的语言,讲述了一位游历欧洲的美国富家子弟如何被罗曼蒂克的法国抓住年轻之心的故事 。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 — 1916)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其父为著名神学家老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Sr.),兄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家中常常出入一些美国文化界名流,如哲学家爱默生、散文家梭罗等 。这样的背景大概只有德国的曼家族(Mann)可与之相匹 。詹姆斯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接受其父的“世界公民”概念,他生在美国,成年生活都在欧洲,后定居伦敦 。
亨利·詹姆斯被称为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备受海明威、博尔赫斯、格雷厄姆·格林等人推崇 。海明威曾说,真正的好作家是亨利·詹姆斯、斯蒂芬·克莱恩和马克·吐温 。
亨利·詹姆斯是第一个提出意识流小说方法的人 。他有三个论点:真实论,有机整体论,叙述角度论 。意识流哲学当时分布于法、英、美 。整体来说,受到柏格森学说的影响最大 。柏格森(Henri Bergson)认为,理论科学都无法把握实在,唯直觉和非理性的内心经验才能够;理性认识事物的外表,直觉认识事物的内核 。直觉,要借助于天才 。
詹姆斯的创作理论确定了作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文学史地位 。康拉德曾经称亨利·詹姆斯是“一个描写优美良知的史学家 。”亨利·詹姆斯发表文章《论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1884),把“真实感”列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说如果小说没有真实性,其他优点等于零 。他认为小说是独立自足的有机结构,和社会、历史、作者本人不相干 。其中的思想感情,是素材进入作品被艺术化、形式化之后的结果,已不是艺术家原来的思想情感,已自在,以连续不断的整体发生自己的作用 。他要求小说作者充实小说内在规律,不要以主观的因循的观念干扰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