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读后感怎么写?( 二 )


他有清醒的认识 , 却摆脱不了长期生活其中的市民社会环境 。市民阶层中的敷衍、苟且、软弱对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经常不得不去做一些违反自己意愿的事情 , 他“顶不喜欢随俗 , 而又最怕驳朋友面子 , 还是敷衍一下好吧 。”他意志薄弱经常屈服于现实 , “不敢和无聊、瞎闹、硬碰一碰” , “思想 , 没有行动 , 思想只足以使人迷茫” 。
同时老李时时感到寂寞 , 心里一直向往着“诗意”与“浪漫”的生活 , 梦幻着有一位志同道合的爱人 。终于 “马婶”出现 , “那点诗意要在她身上具体化了” 。但由于婚姻的枷锁 , 道德的樊篱 , 还有自身性格的懦弱 , 他不敢也没有任何勇气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诗意” 。他只是躲在自家的屋檐下 , 用哆嗦的目光追随他的意中人 。唯一大胆的举动是在张大哥的儿子——天真——被抓以后 , 在衙门里奔走 , 希望能够把天真保出来 , 但世态的炎凉终于摧毁了老李 , 最后不得不求助“骗子兼科员”的小赵 。
再后来 , 老李辞职了 , 带着遗憾走了 , 还是回乡下了 , 因为虽然马先生回来了 , 但是马太太并没有跟他闹翻 , 让他多多少少有些失望 , 他觉得也没有再住下去的理由了 , 他的春梦破碎了 , 不用再怀念了 , 留下一段回忆 , 一段议论……
“诗意”、“浪漫” , 最终都破灭了 , 他别无选择 , “为太太他得活着;为责任他得活着 , 即使不快乐的.活着” 。虽然 , 他面对社会现实中的种种 , 不愿同流合污却只有敷衍 , 久而久之 , 落在市民的俗气中 。老李想改造现状却没有勇气 , 想逃离无爱的家庭却顾及到责任 , 想追求“诗意”却终成梦幻 。在矛盾交织的网中 , 老李被网住了 , 只有顺从地过着市民的生活 。
究竟是什么使老李仅存的一点“诗意”与“浪漫”一点点消失最后灭亡?在我看来 , 清末民初 , 那是一个各种新旧文化相互激荡的过度时期 , 社会风俗强烈反对男人纳妾 , 离婚在当时更是不提倡的 。作为老百姓 , 老李也许只有“凑活着过吧” 。再者 , 老李看透了北京的浮华 , 认清了处在这个浮华的城市就要付出做人的自由 , 需要时刻为了面子做人 。他的妻子虽然没见过世面 , 笨拙的样子令人耻笑 , 但是她的朴实和简单给了他两个孩子和一个温暖的家 , 老李是唯一一位有孩子的科员 。他最后放弃北平的生活而选择乡下也许对自己来说是一种精神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