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谢和叶的诗句。。。。。真心找不到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年代: 宋 作者: 朱槔
故园山水真奇哉,三经兰菊当年栽 。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 。
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 。
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 。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跖俱尘埃 。
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 。
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垒 。
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 。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 。
【兰阶雕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 。
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 。
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 。
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远飞来 。
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余哀 。
《感怀二十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刘基
东园多桃李,擢榦何交加 。
春秋互递代,衰荣竞相夸 。
摵摵去故物,英英发新花 。
【花谢叶复作】,空令人叹嗟 。
《元净上人之新安谒李学士兼游庐阜》
年代: 宋 作者: 杨亿
双阙重城到几回,两游千里忽浮杯 。
黟江春水浅深绿,庐岳夏莲倾倒开 。
【谢守同翻贝叶字】,汤师独占碧云才 。
旧房京寺门空闭,坐榻凝尘砌长苔 。
《一寸金·州夹苍崖》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 。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 。波暖凫鹥作 。沙痕退、夜潮正落 。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
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漂泊 。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 。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 。【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 。
诗词游庐山有感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
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 。
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 。
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 。
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 。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
“谪仙”就是李白 。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