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诗词( 四 )


俗话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兼以黛玉的“聪明清秀”,遂又养成多愁善感的性格 。
此外,母亲去世之后,林黛玉被接进贾府,后因林如海捐馆,遂在贾府定居,使得林黛玉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
原本多愁善感的性格加上寄人篱下的现状,林黛玉敏感而又自尊,从而给人孤高自负、落落寡合的印象 。
之后,因宝钗的介入,林黛玉于情感上又生危机,在对宝玉的求全责备中,自怨自艾,常生悲感,“还泪”也就顺理成章 。
结合以上所论,林黛玉的人格倾向还是比较分明的,即忧郁、敏感、清高、孤傲 。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与人格又并非是几个字就可以简单概括的,但就林黛玉来说,这几个方面应该是最主要的 。
为了突出黛玉这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书中有很多细节性的刻画与描写,诸如黛玉的弱不禁风、好使小性,以及住所潇湘馆的清幽,等等 。
除此之外,最能反映林黛玉性格的就是她自己所作的几首应景诗词了 。
“葬花词”与《唐多令》表达了林黛玉忧郁、敏感的一面,而“海棠”与“菊花”诗则显示了她的清高与孤傲 。
“葬花词”是一首歌行体,据说源自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其词曰: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
“葬花词”里,黛玉因“愁绪”而伤感于“花谢花飞”,又因“花谢花飞”而倍增“愁绪”,最后,由花而及人,遂有“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人随花落之恸 。
刘希夷的寄托亦大致如此,只不过因性别不同而使着眼点有异,“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才是他的目的所在 。
至于诗中所谓“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也不过是规劝“红颜”推己及人之意 。
从立意上说,“葬花词”与《代悲白头吟》并不相同 。
“葬花词”之外,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世漂泊之感的是《唐多令》“咏絮词”,词曰: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 。
一团团逐对成球 。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
叹今生谁拾谁收 。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
词分两阙,融写景与抒情为一体,借柳絮的无根之性写自己的漂泊之感 。
百花洲、燕子楼暗喻“红颜薄命”,为“粉堕”、“香残”之地,这也是林黛玉诗词中最为主要的基调 。
而“香”与“粉”又借指柳絮,有一语双关之意 。
随后,直接摹写柳絮的成团逐对以及飘零辗转,并将这种“成团逐对”赋予女性情感上的“缱绻”与“风流” 。
但又因“飘泊亦如人命薄”,遂使“缱绻”、“风流”皆成空幻 。
下阙直接从“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写起,草木如人,而人与草木又有何不同呢?“叹今生谁拾谁收”与“葬花词”中“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意思相同,只是此处的悲愁又进一步,零落任其零落,就是葬花的心情也不复存在了 。
整首词的基调都着落在“愁”与“叹”两个字上,难怪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
”同样内容的诗作,林黛玉还有一首《秋窗风雨夕》 。
《红楼梦》第四十五...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诗词及鉴赏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作者在这里通过文学的传统意象,以大写意的手法,对黛玉弱不禁风的娇态美作了极其生动的描绘 。
也为宝黛爱情的悲剧作了铺垫 。
点睛之笔: 。
“心较比干多一窍”之妙,不仅在于传神地赞美了黛玉的聪明绝顶,同时也隐隐流露出对黛玉的小心眼和多愁善感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