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词赤壁怀古( 五 )


“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
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 。
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

【苏东坡诗词赤壁怀古】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
求十首从古至今咏月的最精典的诗词? 早在汉魏时期,《古诗十九首》中之七《明月皎夜光》就有中秋夜里“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的感伤 。
而后,在唐诗之中,以李白的《静夜思》最为脍炙人口,短短四句诗,让多少游子魂牵梦绕 。
而同为李白所作的《月下独酌》,又全然另一番味道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极尽苍凉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也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李白《玉阶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独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苏东坡写过哪些诗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他的《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 。
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如《题西林壁》,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 。
表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 。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 。
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 。
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 。
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
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 。
大江东去浪淘尽全诗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