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怎么写?( 四 )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观看了那么多好的教学录像,许多优秀教师的共同之处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教师只是从旁引导 。当然,一堂好课,离不开课前充分的准备和深厚的功底 。本学期在课堂上我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主要从听数学、说数学、做数学这三个环节中体现 。由于受方言的限制,许多学生对于说话总感到有压力,能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学生不多,数学课就不用说了,他们认为只要会做就行了 。其实说数学很重要,因为说的过程中不仅说明了学生对解题方法、策略的掌握,而且数学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对于不会说的学生,我先让他认真听其它同学或老师讲,然后叫他们重复一遍,甚至是原话也行 。最后在听和说的基础上做数学,如果学生对于方法,步骤都掌握了,做数学就不再是难题了 。所以,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 。
三、寻找更简单、通俗的教学方法 。
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两本教案和参考书,如果全篇按照上面的方法去教而没有考虑到本地的学生基础情况,收到的教学效果肯定令人大失所望 。那只能做为参考,而不是全搬,方法可以借用 。如在用百分数觖决问题: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规律:(甲-乙)÷乙=百分之几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规律:(甲-乙)÷甲=百分之几
理解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有时就懵了,我在教学时总结出: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只要用大数减去小数再除以单位“1”就可以:(大-小)÷单位“1” =百分之几 。而单位“1”就藏在“比”的后面,抓住重点字找单位“1” 。有时问题并没有给出谁比谁多或少百分之几,只是说到增加或是下降了百分之几,这时还得教学生利用语文知识上扩句和缩句的方法找到,还原问题,找到“比” 。方法虽然通俗,但既简单又好理解,适合本地区的学生情况 。
四、 认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
教学不可能是完美的艺术,而是有遗憾、有缺陷的艺术,同时也是需要不断改进的艺术,臻于完善的艺术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勤于反,善于反思,在反思中让自己渐渐成长 。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发展自我,在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走向新的境界 。
五、 注重学生以往知识的复习恐固 。
数学学习多数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习新的内容的 。但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存在很多知识断层,导致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倍感吃力,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不高,甚至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 。面对这一种情况,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把以前的知识补上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内容扎下夯实的基础 。当然,这并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有耐心地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