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秋蝉秋夜的景色诗( 二 )


家山松竹苍然老 , 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 。
想把满腹心事 , 付与瑶琴弹一曲 。
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 , 纵然弦弹断 , 又有谁来听?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 , 路转溪桥忽见 。
(溪桥 一作:溪头)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 , 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
在稻花的香气里 , 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 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 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
天空中轻云漂浮 ,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 , 山路一转 , 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
3、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 , 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 , 忽然闭口立 。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 就马上停止唱歌 , 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4、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代: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 , 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 , 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渭水流 。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 , 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 , 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 , 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 , 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
5、塞上曲·其一 唐代: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 八月萧关道 。
出塞入塞寒 , 处处黄芦草 。
从来幽并客 , 皆共尘沙老 。
莫学游侠儿 , 矜夸紫骝好 。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
...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 , 南宋词人 。
原字坦夫 , 改字幼安 , 号稼轩 ,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 汉族 。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
与苏轼齐名 , 并称苏辛 , 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 , 人中之杰 , 词中之龙 。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 倾荡磊落 , 如诗 , 如文 , 如天地奇观 。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
出生前13年 , 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 ,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 不久归南宋 。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 , 次年奉表归南宋 。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 , 收复失地 。
曾进奏《美芹十论》 , 分析敌我形势 , 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 , 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 , 积极整军备战 , 又累遭投降派掣肘 , 甚至受到革职处分 , 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 , 一腔忠愤发而为词 , 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
耿京聚兵山东 , 节制忠义军马 , 留掌书记 。
绍兴三十二年 , 令奉表南归 , 高宗召见 , 授承务郎 。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 , 加龙图阁待制 , 进枢密都承旨卒 。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
其词热情洋溢 , 慷慨悲壮 。
笔力雄厚 , 艺术风格多样 , 而以豪放为主 。
有《稼轩长短句》 。
平生以气节自负 , 以功业自许 , 一生力主抗战 ,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 条陈战守之策 , 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 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 , 与之砥励气节 , 切磋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