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量守恒》说课稿怎么写?( 五 )


四、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法设计主要也是依据教学理论及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的,具体方法如下:
1.观察演示实验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体验在转化过程中动能与势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机械能守恒 。
3.采用师生共同演绎推导的方法,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数学表达式的来龙去脉 。
4.采用列举实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得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
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
五、学法指导
根据我设计的教法及科学的构建主义学法观点:“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转变;学习不是个体构建的过程,也是社会构建的过程 。”学生应当采取这样学习方法:在具体的物理情景及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体现由物讲理的基本方法 。学生应当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演绎推理、归纳与总结 。在物理情景中去思考我们的问题,分析它的特点,用我们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式的演绎推理,最后去归纳总结新的物理规律 。总之,学生要学会学习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为适应高一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新课内容要求,创设“自由落体、平抛、沿斜面下滑”三个物理情境作为铺垫,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在归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加以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下述物理情景:A.运动员投出铅球;B.弹簧的一端接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另一端和滑块相连,让滑块在水平的轨道上做往复运动 。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本节课结束时的反馈埋下伏笔 。同时为下面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
(二)进行新课
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演示实验)依次演示自由落体、竖直上抛、滚摆、单摆和弹簧振子,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物体运动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
(学生观察)观察、体验到高度大时速度小,速度小时高度大,进而得到重力势能大时动能小,势能小时动能大 。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得出重力势能增大(减小)的过程就是动能减少(增大)的过程 。
(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有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