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何能存在了400多年_汉朝多少年历史( 二 )


董仲舒
春秋断狱富有灵活性,富有人情味,更容易被官吏和百姓所接受,因此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之后,历朝历代都依据儒家的经典和原则来修订法律,到了唐朝颁布《唐律疏议》,正式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写入法律,标志着中国“援礼入法”基本完成 。而汉代的春秋决狱也是汉代统治者对秦法改造中重要创举,是中国法律史上的重要事件 。
三,改郡县为郡国——矫枉过正的表现
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全面推行了郡县制,这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然而对于东方六国之士来说,分封制才更加优越,如秦朝建立之初,丞相王绾主张分封子弟,说“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到前214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来自齐地的博士淳于越又向秦始皇提出实行分封制的建议 。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些建议都遭到了李斯和秦始皇的拒绝,并引发了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事件 。
秦朝郡县地图
秦朝灭亡后,人们错误地认为推行郡县制也是其灭亡的原因之一,因而加以矫正 。如项羽分封14个诸侯,自己则称“西楚霸王” 。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于是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后改封卢绾)、张耳为赵王、吴芮为长沙王、韩王信为韩王 。而关中地区和洛阳一带实行郡县制,出现了郡国并存的局面 。之后刘邦消灭了这行异姓诸侯,进而分封9个刘氏诸侯,并杀白马为盟,立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如此的行为明显矫枉过正,《汉书·诸侯王表》论述到“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可谓矫枉过其正矣” 。
西汉郡国形势
刘邦的如此行为相当于开了历史的倒车,当地方的诸侯王羽翼丰满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和中央抗衡 。此后西汉的仁人志士又开始思考限制诸侯的政策,如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晁错提出削藩策,但是最终在汉景帝时期还是爆发了“七国之乱” 。到了汉武帝时期推行了“推恩令”等措施,才彻底击垮了地方的诸侯王势力 。西汉的如此教训又被许多朝代所吸取,但是也有朝代倒行逆施,如西晋建国后分封子弟,意图屏藩帝室,最终造成了“八王之乱” 。可见历史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总是蜿蜒曲折地上升 。
参考资料
林剑鸣《秦汉史》
推荐阅读
帝国的生命线:秦汉时代的交通网络,将全国各地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秦汉时代的徭役制度:为建设提供了民力,但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秦汉军事建制简述:从中央到地方,从首都到边疆,都是如此完善
【汉朝为何能存在了400多年_汉朝多少年历史】汉代刺史职权的变化:从监察官到地方最高长官,为分裂埋下了隐患
汉代丞相权力的变化:从权倾朝野到沦为虚职,背后是残酷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