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怎么写?(16)


我一直在想 , 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 , 我明白:苦旅 , 苦在历史的重压 , 苦在历史的逝去 , 苦在古人的远离 , 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
读了这本书 , 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 , 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

《文化苦旅》读后感怎么写?


初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 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了下来 , 用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别人手里的书 。《文化苦旅》 , 随笔性散文 , 无剧情 , 无任务 , 无结局 , 这种三无的书要怎么勾起我的阅读兴趣?于是在它在课桌里躺了两周之久之后 , 我终于翻开了它的第一页 , 带我走进了一个比现实美丽的城市 。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 , 回到了那个暮霭刚刚从地平线升起 , 弥漫于空中的时候 , 那个时候莫高窟不是旅游景点 , 就那么静静的、静静的耸立在当时中国战火纷飞的土地上 , 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盖了几百年的瑰丽的美貌 , 那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遗产 。沉溺于作者从自我角度的描述 , 其实我是去过那里的 , 当时并没有太大感触 。可以这么说 , 在这本书之前我还从没有体会到文字有那么大的魅力 , 并不是华丽的、掉书袋的语句 , 他让我感到深深地惊配 , 还有身为中国人不可遏止的愤怒 , 王道士的那副嘴脸 , 那种一点点银子就把中国文化 , 中国遗产出卖的卖国贼!可耻!可耻至极!没有限制性的文字让我展开了很多想象 , 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
对这本书中另一篇令我记忆犹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 。没有介绍上海的景点 , 没有介绍上海的美食 , 却从一个很少有人写的角度入手:人 。开篇便是写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与上海人的傲慢无礼、井底之蛙 。很敬佩他敢于这么写 , 这本书出版比我出生还要早 , 但现在这个问题却是越来越严重 , 在上海两级分化尤为明显 。他还写了徐光启 , 这位地道的华亭人 , 从他的角度写了很多上海的过去 , 让我这个虽然从小在上海长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实长了见识 。
《文化苦旅》 , 苦着寻找了文化 , 寻找了中国人的根源 。

《文化苦旅》读后感怎么写?


文化是什么?以前我是不太喜欢思考这些久远、深重的东西 , 但这次拜读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一书才深有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