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超越完美有感写法怎么样?

读幸福超越完美有感
在《幸福超越完美》这本书里 , 我学到了一个心理学属语:同一性法则 。说的是每件事就是它们自己的本身 , 不管一个人或者是全世界都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 。
关于这一点 , 这里有一段有趣的对白 。林肯有一次问亚里斯多德:“如果你把尾巴比作一条腿的话 , 那一只狗有几条腿?”根据同一性法则 , 你说亚里斯多德该怎样回答?对 , 依旧是四条 。“四条 。”亚里斯多德不假思索地回答 ,  “因为你把尾巴称作腿 , 它也不是一条腿 。”
同一性法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定律 , 我们虽然不奢望成为哲学家 , 但同一性法则这个定律的含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受用的 , 即没有认识到或者拒绝承认一件事物本来的样子 , 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
一个人就是一个人 , 一种情绪就是一种情绪 , 一只猫就是一只猫 , 一个数字就是一个数字……如果你把卡车当作鲜花 , 会有交通危险的;如果你把毒药当做美食 , 同样会付出生命代价的 。
我上高中文科班的女儿 , 数学是她毋庸置疑的短板 , 这一点和我像极了 。每次试卷下来 , 貌似情感细腻、做事稳妥的女儿总是在计算题上失一大些分 , 有些可能是真弄不懂题意的失分 , 但数字从上行抄到下行 , 就会出现小数点遗漏或数字抄错的现象 。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经常犯迷糊把搞错 。我安慰自己 , 女儿只是和我一样对数字不敏感 。因为除了数学 , 孩子其它科目都蛮优秀的 。
有次 , 我去接女儿 , 见面她就说:“妈妈 , 我说了你可别批评我昂 , 这次计算题又扣了二三十分 。我分明很细心啊!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等低级的错误呢……”她一股脑儿把我想教育她的话都说出来了 。我 , 那情那境 , 我只有无话可说的份 , 因为这个问题是伴随着我和女儿的共同困惑 。
现在看来 , 大概这里面存在着一些我们对错误原因认知上的偏颇吧?我一直在思索 , 但一直找不到失分的本质 。同一性法则 , 应该是诠释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读了 。潜伏在马虎背后的应该是另一种原因所在 , 只是现在我和女儿以及她的老师还没有找到突破此障碍的路径 。真希望谁能指点迷津 , 在人生的关键时候帮帮我的孩子 , 帮帮像我孩子一样的这些在迷途中挣扎的学子 。
另外 , 我想说的是 , 关于同一性法则 , 对于一个实物 , 我们很容易遵守同一性法则 , 尊重事实 , 比如电脑不是电视机 。但一旦涉及到情绪 , 就是很难扯得清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