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李恪|大唐我李恪反了

吴王李恪(大唐我李恪反了)
吴王李恪,作为一名皇子,一生中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皇位的争斗中,不管是前期的太子之争还是后期皇权的斗争,空有一身能力,却没有太多的机会施展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李恪这个人 。
唐朝吴王李恪简介
李恪出生于公元619年,是唐太宗比较喜欢的第三个皇子,母亲是隋炀帝的百思特网女儿,拥有当朝皇帝和前朝公主双方高贵的帝王血统 。李恪年仅两岁就被封为长沙郡王,五年后又被封为汉中郡王,之后升级为汉王 。公元628年,当时只有十岁的李恪被任命为益州大都督,不过后来由于年龄太小没有上任,那时的他已经是蜀王了 。后来李恪又被派去做了刺史,公元634年,他第二次被任命为益州大都督,开创了亲王挂名不亲自赴任的先例 。
吴王李恪|大唐我李恪反了

贞观长歌李恪
李恪曾经有较短的被罢官时期,有说是因为在游猎中破坏了农作物,也有传是由于跟奶娘的儿子赌博,被罢免安州都督的职务,不过具体是什么原因就不知道了 。李恪被罢免官职后,唐太宗曾怪罪辅佐他的权万纪,加上不久后还特地写信教诲再复职的李恪,可以看出唐太宗对李恪是有偏爱的 。
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
李恪才活了三十几岁就死了,可以说是英年早逝,生在帝王家的不幸,最终还是沦落为权利争斗的牺牲品 。李恪的死是意料之中的,即使是以平常心安分地过日子,也不能避免杀身之祸,也就是应了那句话,你不找麻烦,麻烦也会来找你 。那么李恪是怎么死的呢?
吴王李恪|大唐我李恪反了

李恪的扮演者
公元643年,齐王李佑造反牵连了太子,太子又控告弟弟魏王想争储位,加上长孙无忌的建议,唐太宗勉强立了李治为储君 。但是唐太宗觉得李治性格懦弱,担当不了大任,有意另立李恪,长孙无忌听了极力说服唐太宗另立太子的想法,并由此视李恪为威胁 。
公元653年,高阳公主对付房遗直,却被其揭发了造反的计划,为了活下去的房遗爱在长孙无忌的胁迫下指控李恪造反,使得李恪白白蒙冤,最终被缢杀 。直到公元659年,李恪的冤案才被平反,被追封为郁林郡王,并以国公的礼遇为他下葬 。
从出身来看,李恪的结局其实早就注定,无论他有多优秀、多有才干,唐太宗有多偏爱他,都注定没有资格争皇权 。作为隋炀帝的外孙,他永远都会被认为是前朝的遗孤,不管是当朝的功臣还是前朝的叛臣,都会担心他将来坐百思特网上皇位,也不能接受带有前朝血统的人成为当朝的主人 。
另外,根据储君的选拔规定,只有嫡子才有机会,古代有嫡尊庶卑之说,嫡子的地位一定高于庶子,这样的话,只有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皇子有机会,但是这三个人偏偏没有李恪这样的才能 。所以当李治登基后,李恪的能力相对就凸显出来,也得到朝臣的认可,但却被长孙无忌视为眼中钉 。刚好高阳公主谋反的事情发生,他就顺势将李恪除掉,解决了这个后患 。
李恪果敢坚毅,文武双百思特网全,具备一朝之主应有的素质,也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甚至认为他是众多儿子中最像自己的人 。李恪的一生可谓是一个悲剧,特殊的身份和出众的才能让他成为权位斗争中的牺牲品 。只能说他输在了不是长孙皇后所出,也说明他还没有父亲当年发动政变的魄力和势力 。

【吴王李恪|大唐我李恪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