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在沙家浜诗

沙家浜《十八棵青松》歌词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挺然屹立傲苍穹 。
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
烈日喷炎晒不死,
严寒冰雪郁郁葱葱 。
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
伤痕累累,瘢迹重重,
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

【聚会在沙家浜诗】

蓬勃旺盛,倔强峥嵘 。
崇高品德人称颂,
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康震:我为什么选讲这十一位诗词大家......一本书它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要让大家看它读它感受它,觉得这本书是有生命的,当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很有温度,就好像看到作者本人一样 。
因为我们没有可能趴到每个人的耳朵边讲我书里讲的东西,我们又希望有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指的是我和中华书局共同的声音 。
那么我在这个书里头到底讲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个系列一共是10本,但是里面牵扯到的作家不光是十个,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李清照,还有一本是《康震讲诗词经典》,就是把从诗经时代到元明清的最著名的一些诗挑出来讲讲 。
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选这些人?像李白、杜甫这都是唐代最大的诗人 。
当然了杜甫真正有名气并不是在当时,当时他是小有名气 。
到了中唐以后,我们知道那个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第一个为杜甫写了墓志铭,把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平行评价,这是很难得的 。
到后来韩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也是把李杜并列放在一起 。
再往后到了宋代,当时正是民族矛盾非常剧烈的时候,爱国情怀高涨的时候,杜甫的地位空前提高,到了明代的时候对杜甫的评价就到了顶点,把他称为“诗圣”,把他写的诗称为“诗史” 。
不管怎么讲李白当时名气太大了,虽然“诗仙”这个名称当时不是用来形容李白的 。
当时的人真正称“诗仙”是谁?是白居易 。
白居易在当时就两个绰号,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魔” 。
仙界和魔界白居易都占了 。
我可以实事求是告诉大家,在唐代真正名气最大的中外通吃的老少咸宜的诗人是谁呢?是白居易 。
《妖猫传》的故事当然是编剧编出来的,但是里面有两个人物是真实的,一个是白居易白乐天,一个是空海 。
编剧为什么把白居易这个诗人设置成电影当中一个人物角色,其实就是因为白居易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 。
李白、杜甫这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我们在这个系列里面选入了,同时为什么要选韩愈和柳宗元?因为他们是唐代最大的文章家 。
韩愈很厉害,苏轼就够牛的了,能让苏轼称赞的人,服气的人不太多,苏轼评价韩愈有四句话,第一句叫“文起八代之衰”,什么意思?就是中国古代的文章之道从汉代到唐代就衰落,中间这部分全是白搭,我们通俗点儿来讲,就是对韩愈来讲,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唐代到了韩愈的时代就是“靡靡之音” 。
这个“靡靡之音”谁扭转的?韩愈 。
所以是“文起八代之衰” 。
......
聚会在沙家浜诗

关于苏州诗句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出自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 白话文释义: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出自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白话文释义: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话文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
4,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 。
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