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教育之梦》有感怎么写?( 二 )


细读全书,不仅给人以新颖的感觉,更有内心的激扬,它不但让我们清楚了我们的目标,也教会了我们方法,更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学校的师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让相当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最后有一定的成就 。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怎么写?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我作为一名教师对应试教育更是深有体会,应试教育抹杀了孩子们的个性、才能和创造力;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为国家的未来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人才缺陷 。读过《新教育之梦》后,这种感触尤为深刻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 。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我被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 。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朱永新先生在客观地分析了现行教育的现实和困惑之后,理智地批评了旧观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全方位、多角度地构筑了新时代的新教育理念,打破了隔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城墙 。《新教
育之梦》既没有空泛地说教,也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神秘,更为可贵的是,朱永新先生以独特的眼光从一些小事上琢磨到教育的真谛,并运用通俗的手法表达出来,催人反思 。
在《理想的教师》中,他批判说“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 。”他经常对他们的优秀校长说:“你得意可以,但不要忘形,因为不是你的教学水平特别高,而是你的学生造就了你和你的学校、你的老师 。”这些批判由于是站在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代表社会公平的教育行政官员的角度,所以能直指教育“病灶”,至深至切,刀刀见血 。朱永新先生对于“理想的教师”还提出了八点要求,这些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其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 。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 。但是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 。对于合作与竞争,要确立?双赢?的观念,只有双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 。关于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朱永新先生提出了换位、尊重和互惠三点建议,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