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荷》的原文是什么?( 四 )


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 。
《湖边》宋·崔复初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
《新荷》宋·朱淑真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 。
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荷花》宋·宋伯仁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
《东湖看荷花呈愿父》宋·宋自逊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
《荷花》宋·苏泂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 。
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
《荷花》宋·王月浦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 。
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 。
描写荷花的古诗 一首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注释] 1.晓:早晨 。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
4.别样:特别,不一样 。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 。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 。
光宗召为秘书监 。
工诗 。
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
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
亦能文 。
有《诚斋集》 。
还有一首是: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中 。
描写秋天的荷花,或者是残荷的诗句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水清、竹秀、亭静,这里一片的清幽雅洁 。
然而,也正是这幽静清廖的,远离了尘嚣的境地,牵引出诗人绵绵的相思 。
这种相思,了无痕迹地表现出清幽环境中诗人的孤寂;“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 。
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远隔千山万水,诗人只能借助于风、于云,将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飘向远方长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间隔中的契合了 。
骤雨打青荷的诗词 骤雨打新荷.元好问绿叶阴浓,遍池塘阁,遍趁凉多 。
海榴初绽,妖艳喷香罗 。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
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新荷 。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 。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
〔作者简介〕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 。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进士,官至知制诰 。
金亡不仕,潜心著述,是金元之际成就最高的诗人 。
著有《遗山文集》,编有《中州集》等 。
散曲现存小令九首 。
〔写作背景〕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九云:“〔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为‘骤打新荷’是也” 。
此曲调名本为“小圣乐”,或入双调、或入小石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