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主题曲|中国合伙人电影插曲( 四 )


可就在这时候 , 他却冒出了一个念头 , 那就是自己该不该继续做音乐 。
关于这个问题 , 罗大佑已经不是第一次纠结了 。
自从走上了音乐这条路 , 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他 。
其实 , 做歌手只是罗大佑的副业 , 外科医生才是他的本职 。
中国合伙人主题曲|中国合伙人电影插曲
文章图片

罗大佑的家世 , 一个词就可以概括 , 那就是医生世家 。
父亲虽然是一名医生 , 但特别喜欢音乐 。
所以特意请来音乐老师教自家孩子弹钢琴 。
那时候罗大佑才6岁 , 就是个小屁孩 , 时间一久就坐不住了 。
为了这事儿 , 父亲在他练琴的时候往他手背上放硬币 , 只要掉下来就得挨打 。
中国合伙人主题曲|中国合伙人电影插曲
文章图片

罗大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家的小孩儿出去玩 , 自己却只能天天练琴 , 这一练就是十几年 。
就这样 , 罗大佑冒出了当音乐人的念头 。
但这个决定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 因为父亲觉得医生社会地位高 , 比较受人尊敬 。
而且那个年代 , 唱歌基本上没办法混饭吃 , 医生就不同 , 一直都会有人需要 。
所以 , 父亲一直告诫他不要放弃医生 。
中国合伙人主题曲|中国合伙人电影插曲
文章图片

罗大佑转念一想 , 觉得也对 。
当医生和做音乐 , 一个是给身体治病 , 一个是给心灵治病 , 完全不矛盾 。
就这样 , 罗大佑开始了白天给人治病 , 晚上抱着吉他写词作曲的日子 。
曾有人这么形容当时的罗大佑 , 说他是横跨黑白两道 。
可白天超负荷的工作 , 晚上创作时的巨大精神压力 , 罗大佑开始吃不消了 。
再加上他在1984年推出的第三张专辑《家》 , 不但没有受到好评 , 而且还遭到了当时台湾当局的封杀 。
中国合伙人主题曲|中国合伙人电影插曲
文章图片

有很长一段时间 , 他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 他不知道自己该继续当医生 , 还是该在音乐这条路上再努力一把 。
罗大佑接受采访曾说:“做音乐引起批评 , 尤其是歌词方面 , 在音乐上我没有找到自己觉得开心的东西 。”
父亲得知他的状态 , 特意从高雄飞到台北 , 拿着手压在他的手上面说:“你非走不可” 。
1984年底 , 演唱会结束后罗大佑宣布暂时退出乐坛远赴美国 。
中国合伙人主题曲|中国合伙人电影插曲
文章图片

原本他打算歇个几年 , 顺便给自己充充电 。
谁承想 , 还不到两年的时间 , 因为一首歌《明天会更好》他又出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