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一个山下边一个高念什么?

上边一个山下边一个高是“嵩”,念[sōng] 。
“嵩”有如下意思:
1、〔~山〕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
2、 高:~峦(高耸的峰峦) 。~呼(亦称“山呼”)详细字义◎ 嵩 sōng 会意 。字从山,从高 。“高”意为“上面”、“上头” 。“高”与“山”联合起来表示“山的上头还有小山” 。
3、本义:山上有山 。引申义:<形>山高 。<名>高山 。〈形〉(1) 山高 [high;lofty]嵩,中岳嵩,高山也 。——《说文新附》嵩,高也 。——《尔雅·释诂》山大而高曰嵩 。——《释名·释山》崧高维岳 。——《诗·大雅·崧高》(2) 又如:嵩呼(祝颂皇帝,高呼万岁);嵩崇(高大);嵩峦(高峻的峰峦)
4、<名>:中国山名 [song mountain] 。古称“中岳” 。在河南省登封县北 。高峰有三:东为太室山,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 。如:嵩岳之妃(指嵩山神的夫人灵妃) 。
上边一个山下边一个高念什么?

扩展资料:
〔古文〕崇《玉篇》思融切 。同崧 。《说文》中岳嵩高山也,从山高,指事 。《白虎通》中岳独加高字,中央在四方之中可高,故曰嵩高 。《後汉·郡国志》颖川阳城有嵩高山 。《注》禹贡有外方山,卽嵩也 。《前汉·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 。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 。
又姓 。《正譌》嵩古作崇 。《韦昭国语注》通用崈 。《正字通》按崇崈音义同,不当合崇嵩为一 。互见前崧字注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嵩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不可忽缺 。
十年来,古诗词测试的基本情况是:全国卷从1996年起,基本是考两道选择题,一道分析理解,一道分析鉴赏 。
2002年起,全国卷调整了试题比例,加大了主观题,这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 。
上海卷自1993年以来,有客观题、主观题,但主观题比例大 。
2004年上海市考试手册作出这样要求:“能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文学作品 。
”可见,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 。
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
尽管上海卷的题型量还未固定,难度上有加大趋势,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寻找到一些基本规律,是能游刃有余的 。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十个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
怎样应对高考古诗词中鉴赏题: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
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
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