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的读后感怎么写?( 四 )


在书的最后作者留下了三个关键问题:
1. 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 智能和意识,究竟是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 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这三个问题,我有自己的一点拙见,表述如下:
“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等到人类完全解析人类大脑后再说“生命是数据处理”也不迟 。然而无可非议的是人类的大脑的复杂程度比现金最复杂的计算机还要复杂十倍、百倍,甚至更高,人类是否真的能解析大脑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算法不能掌握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那么就不能对个人的行为做出最精准的预测,这点误差好像无关紧要,但在一些紧要关头,就是这些误差导致了结果的骤然不同 。如果把生命当作数据处理,那人类生活是不是太有迹可循,活着是不是太没意思了 。另外,作者本人虽然把问题抛出来了,没有给出自己的看法,但是他自己的意向确实很明显,这算什么呢,自己出的问题,自己没有明确的看法,有自己的倾向,还用大量笔墨阐述自己的意向,这不是误导读者吗?好好笑 。
“智能和意识,究竟是哪一个才更有价值?”解释一下我理解的两个名词的含义 。“智能”指的是算法在拥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加以分析,对一些情况的预测 。例如淘宝根据您的购买、浏览记录及其他信息,对您近期想要购买的物品做出预测,进而向您推送一些商品 。“意识”很好理解,就是像人类这样的意识,和显意识、潜意识中的意识是一个概念 。我认为:没有意识的智能不是真正的智能 。虽然科学至今为止还没有对意识有一个完善的解析 。但斯认为意识对人类来说不可或缺 。人因意识而产生感情,因意识而做出一些正常、不正常的行为 。真正的智能除了能处理海量数据外,其思维方式也应像人类一样,因为我认为智能的开发是服务于人类的,欲做到真正的服务人类就应该了解人类所思,所想 。在人类的角度上思考、权衡,然后提出建议 。
“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首先,我应该明确的观点是我认为不具备意识的智能是不可能比人类更加了解人类的 。例如:一个周二早上总是吃面包的人,突然一天早上想吃麦片了 。该人把原因说出,没有意识的智能只能把这次理解为一次突发、例外事件,而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 。而具备意识的智能呢就能理解主人内心深处的动机,而不是只是当作一次突发事件 。即便算法写的多么巧妙,也不乏做到人类那样,思维灵活,富有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