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得到了什么知识快包括“景点,传说故事,古诗( 五 )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
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 。
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
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 。
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 。
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 。
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 。
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
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诗词,故事,传说,楹联,图片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黄山) 湖北武汉黄鹤楼联: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
安徽滁县醉翁亭联: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故宫:三岛春深云气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
昆明黑龙潭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黄山) 湖北武汉黄鹤楼联: 搁笔题诗,两人千古; 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
安徽滁县醉翁亭联: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
故宫:三岛春深云气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有关杭州西湖的资料 一、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造成各湖区水质差异 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5.593平方公里;,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质是一种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湖沼相沉积,属于粉砂质粘土或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皆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 中层泥炭层或沼泽土,最下层为基底粉砂层;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涧,主要补水河流为金沙涧、龙泓涧和长桥溪泄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