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读后感怎么写?( 四 )


然须知,天下不在外,家国天下只在我心,修身与平天下只是一件事 。《论语》中说“古之学者为己”者,正是为天下也,说“今之学者为人”者,正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惶惶外求者也 。
“化民成俗”即是“平天下”,学即是修身,“君子欲化民成俗”即是“欲明明德于天下”,“其必由学乎”即是“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与《学记》,异名而同理 。君子能修身以成德,则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皆为化民成俗之道,否则只是外求,身且不能成,更何论化民 。
此章于为人师、为人父母者而言亦大有启发 。今之欲施教于孩童者,纷纷向外求各种各样之教育理论,而不知反修其身 。如此,则求之愈多,而失之愈偏,或迷茫不知所从者,或固执己见自尊自大而轻薄他人者,总而言之无非两类,或自以为愚,或自以为智,此念一起便离道远矣,伤于自弃自我而不自知,又何足以言教!
欲教人者先修己,欲正人者先正己,己正则人正,己修则人修,此千古不易之道 。舍修身而谈教育者,不知要教出个什么人来?

《学记》读后感怎么写?


学记读后感1000字 学记读后感
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觉受益匪浅 。虽然语言艰涩难懂,但仔细读来,平时教学中的疑惑顿觉释然 。《学记》不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经典精华,在我们二十世纪才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在《学记》中随处可见 。它如一位博学的长者,在谆谆教导我们教学就应如此来教,学习就应如此来学 。
一、以学生为本,启发诱导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中的这句话教导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状况去引导、督促、提高 。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 。一、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以学生为本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顺利的进行教学;三要打开思路,但又不带给现成答案,学生才能独立思考,智能得到发展 。这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于引领而不能压抑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道”“强”“开”,才能到达“和”“易”“思”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要依据学生掌握的实际状况而定 。
二、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时时观察学生,发现有疑难时先不要讲给他听,让学生多思考,年幼的学生只听讲,不提问题,学习不逾越进度 。这与人本主义提倡的需要论相一致 。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有必须的次序,只有满足了上层的需要才能继续下面的需要 。而《学记》所说的学不躐等,就是按照人的生理发展顺序,设计教学资料 。学习的知识都有一个系统性,教学不按部就班,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 。前面的知识如果掌握不够好,后面的知识就更不会很好的掌握 。因此教学不能逾越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