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教案范文有没有?( 二 )


准备:
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
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
过程:
一玩游戏
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 。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
二欣赏儿歌
1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 。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
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 。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
3再次欣赏儿歌 。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
三活动总结
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
四活动延伸: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
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
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
附儿歌:
吹泡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
像西瓜,像气球,
像太阳,像脸蛋,
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还像什么呢?
教学反思:
游戏化是快乐发展课程中小班主要的活动方式,本活动正是利用小班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的 。
优点:
1、在目标的制定上,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今天的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能认真地倾听,难点是根据体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2、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体现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
3、小班幼儿的认识靠行动 。因此我采取了先进行游戏,在结合印象来欣赏儿歌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互动 。
4、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氛围,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利用玩具手偶、配乐朗诵以及游戏化语言和夸张的表情,并注意到音量的大小和语速的快慢,时时吸引着幼儿;而且注意个体差异,肯定幼儿的不同表达,帮他们树立自信心 。自始至终幼儿都能专注地倾听,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如:像包子、皮球、地球、戒指、花骨朵、车轱辘、打球拍;几个泡泡连在一起像冰糖葫芦、像杂技表演里的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