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徐志摩给他妻子的一句话|一首诗( 三 )


她给了徐志摩一 个爱情的答案,又给了她一个生命的问号 。
不稳定的感情生活,使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乃至为 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来去匆匆的人生———为了赶赴 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 。
以顽童般的笑声为朋友所记忆 的徐志摩,在盛年以这样突兀的告别形式为自己光彩夺目的人生划上了句点,同 时让所有爱他与他爱的人错愕与终生的怀念 。
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情感,也因此成为后世不解的悬谜 。
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 却依然什么话都没说出 。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费了几年力气帮他收集并出版了 遗作,终身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匿在世上》
徐志摩和他生命里的女人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5 12:55 徐志摩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分别是张幼仪、林徽音和陆小曼 。
1920年9月20日,徐志摩来到了伦敦,初到伦敦,徐志摩尖刀了刚丛政界推出的林长民及其十七岁的女儿林徽音,徐志摩对林徽音一见钟情,倾心爱慕,引位知己 。
林徽音对父亲这个忘年小友也有着纯真的情意,尤为欣赏徐志摩的气质与才华 。
当徐志摩向她表白爱慕之情时,她提出徐志摩应与原夫人离婚,方能考虑婚嫁之事 。
1921年初,徐夫人张幼仪来到了英国,于是两人同住在离剑桥大学城六英里的沙士顿乡下 。
据说,当徐志摩和他夫人住在沙士顿,而林小姐和她的父亲在伦敦的时候,他们每天都互有通信 。
为了防止被别人发现,徐志摩选择了附近的一家杂品店作为通信地址 。
每天来邮件时,他就骑着自行车到这家杂品店去,有时借口说去理发 。
这年秋天,张幼仪郁郁不乐地只身去了法国求学,不久林徽音也随父亲回国了 。
徐志摩感到极其的单独,他说:“你要发现你朋友的真 。
伤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你自己的真,你得给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 。
你要发现一个地方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跟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
”为了派遣心中的苦闷与烦恼,徐志摩逃向自然,寻求精神的慰藉,陶醉在剑桥那“脱尽尘埃气”的“纯粹美感的神奇”之中 。
他说:“不满意的生活大多是由于自取的 。
人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人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还似一天 。
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得我们继续的营养 。
哪一株婆娑的大树,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 。
为医治我们生活的窘迫,只要不完全遗忘的自然一张清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 。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出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去的 。
” 1922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正式跟张幼仪结婚,他以为自己跟林徽音相爱的最大障碍由此已经消除,该年他回国希望能与林徽音结成良缘,然后准备第二年回剑桥继续学习 。
殊不知,林徽音回国不久,即以答应做梁启超的长媳 。
1918年时,经人介绍,徐志摩正式拜在梁启超门下做弟子,而梁启超对这位聪明过人弟子尤为喜爱 。
几年间师生之情甚笃 。
梁启超当然考虑到自己儿子的终身大事,但他对徐志摩的责难,主要还是自己出于对传统道德的偏执 。
徐志摩追求林徽音未能如愿,尝够了失恋的痛苦 。
1924年他在北京的社交场合结识了有夫之妇陆小曼,又一次坠入情网,闹得满城风雨 。
陆小曼和丈夫离婚,然后在1926年10月3日结婚 。
证婚人是梁启超,在订婚仪式上,梁启超当着胡适、陈西莹等诸位宾客的面在一次痛斥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迄无所成;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再婚在娶,你不必喊我先生,我做不了你的先生 。
想一想你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吧 。
在国外,读书没有长进,却无缘无故抛弃结发之妻 。
来到北京,我屡次劝解你,要致力于学问事业,时至今日,你的学问在那里?放着正经事不干,去追有夫之妇,弄的别人家破人离 。
我问你,你做这些事,心安吗?你还有没有羞耻之心?” 梁启超不仅骂徐志摩,而且骂陆小曼:“年纪轻轻,不思上进,享乐奢侈,行为放纵不检,再婚再嫁,为了你,父母伤心,亲朋丢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