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茶花的赞美句子

中国最早写海榴(海榴,即现在的茶花)诗的,是南朝陈代官至尚书令的江总 。他在《山庭春日》诗中写道:“岸绿开河柳,池江照海榴 。”在春天的山庭,河岸上柳树的绿叶挂满枝条,池塘边海榴的红花费映照水面 。写了花色:红色;点明花期:春天;还说明了当时人们已在山庭旁造景:植杨树、栽茶花 。
比江总稍晚的,是隋炀帝杨广 。他的《宴东堂》诗开头四句是:“雨罢春光润,日落是暝霞辉 。海榴舒欲尽,山樱开未飞 。”隋代的东都洛阳,有著名的原晋宫大殿“东堂” 。隋炀帝在东堂歌舞宴乐,作诗时自然叙东堂景物:春日雨后,晚霞映辉,海榴舒展盛开,樱花含苞待放 。诗中的“春光润”和“舒欲尽”,点明了植于东堂的海榴正处于花期盛极将衰之际 。
江总和杨广的诗,都写海溜盛开于春天 。唐李嘉佑的海榴诗曰:“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 。”也写明冬末小雪迟飘,海溜花开独报春光 。皇甫冉写海榴“犯雪先开”,其弟皇甫曾则写“腊月榴花带雪红”,韦应物亦写道:“海榴凌霜翻” 。翻,即飞,引申为开放 。“凌霜”,与“犯雪”、“带雪”一样,都点明了海榴的花期,元稹的诗写“早春”时节“海榴红绽” 。温庭筠的诗也写了花期:“海榴红似火,先解报春风 。”而皮日休诗曰:“一夜春光绽绛囊”,即春天早晨绽开大红色的花蕾 。诗人接着还用“化赤霜”的比喻描述了海榴的花期 。方干的诗则云:“满枝犹待春风力,数朵先欺腊雪寒 。”写了在腊雪中数朵先开的海石榴花等待着春风 。
由此可见,当时被称为“海石榴”(或“海榴”)的茶花,花期自“凌霜”、“犯雪”的秋冬一直到“犹待春风力”的春天 。茶花与迎春花一样成为春天的使者,却不是报春第一枝,与梅花一样出现在冬天,却没在人们心目中留下凌寒独自开的孤傲与不畏 。
有名无名的茶花照旧按季节开放,姹紫嫣红,构筑着一个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花花世界,招惹着行人的眼 。茶花的艳丽不影响诗人们对它的热爱与衷情 。
在唐诗的花花世界中,牡丹的雍容华贵,兰花的清幽淡雅,桃花的红粉不自娇……都没能阻止诗人为茶花的绚烂而倾情歌颂 。
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曰: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
诗仙李白的这首茶花诗,开头二句即点出了花的主人“鲁女”及花的位置是“东窗下”,并评价了花的名贵是“世所稀” 。接着诗人说红珊瑚映现在绿水之中,也不能与怒放的红茶花点缀在绿叶之中“比光辉”,从而反衬出这“海石榴”花之美 。值得注意的是这株茶花竟有“清香”,并在“落日”时还有“好鸟归”宿 。可以想见,这株茶花当是较大的已栽植多年的树,所以鸟儿才来归宿 。末四句则是诗人“爱花及人”,表达了对这位“鲁女”的思慕之情:愿作向阳的树枝去拂她的罗衣,还想与她共折花枝而伸着脖子望她的窗户 。
卢肇《新植红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诗索之》诗曰:
最恨柴门一树花,便随香远逐香车 。
花如解语犹应道:欺我郎君不在家 。
卢肇进士及第之前,犹独住“柴门”之中,可见家境贫寒 。但他极爱茶花 。一日“偶出”,茶花被人移走,于是“以诗索之” 。把茶花写成女性之人,说这花如能言语,将其移走是欺负丈夫不在家 。诗人以茶花的口气称自己为“郎君”,实则诗人视茶花为爱妻 。失去茶花犹如失去爱妻,真挚的爱花之情动人心魄 。至于杂著《古事比》和《花里活》中记载的唐代诗人张籍将爱妾与人换茶花的所谓爱花故事 。与卢肇纯真圣洁的爱茶花之情相比,是决然不能同日而语的 。
贯休《山茶花》诗曰: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红谬 。
今朝一朵坠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
贯休是唐末著名的诗僧,且善书法,工人物画 。贯休的这首写四川山茶花的诗,立意与构思别具一格,不同凡响 。诗的首句虽然点明了风定日晴的花园环境,但没有去描绘茶花盛开的场面,而将笔锋一转立即写了艳红如猩血的茶花已经“色死”衰败的景象,把立意放在了“惜花”上面 。后两句写落花则更是匠心独具,运用了“绿珠坠楼”的著名典故 。据《晋书•石崇传》载,贵族石崇的爱妾绿珠“美而艳,善吹笛”,被赵王司马伦的嬖臣孙秀看中,“指索绿珠” 。在受到石崇的勃然拒绝后,孙秀矫诏逮捕石崇,绿珠为报答丈夫,当场“自投于楼下而死” 。诗僧贯休看到茶花“一朵坠阶前”,便联想到了绿珠坠楼,将绿珠与落花融成一体,抒发了自己的惜花(人)之情,并表达了对“孙秀”残害绿珠(茶花)的怨恨 。一代高僧,在古稀之年犹有如此情思,确实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