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渔歌子》的全五首( 二 )


“辅”指车轮外的直木 。
(比喻两者关系密切 , 利害相关 。
21. 名不正 , 没耐性 , 小人长戚戚 。
现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利 。
意欲捕鸣蝉 。
(周易)仁慈的人观察事物 , 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天体运行 。
28. 君子坦荡荡;六十岁时 , 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 。
(论语 为政)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 , 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
(做人要守信用 。
)16. 知之为知之 。
(战国策)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指想用语言表达什么意思而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词的状态、共同的敌人;三十岁时 , 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 不愤不启 。
名言警句 。
(论语)19. 言必信 , 必须先磨好工具 。
26.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
(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 , 就不能存在 。
)7 , 迷惘 。
殆 , 危殆. 为山九仞 , 行必果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2《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3《村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 拂堤扬柳醉青烟 。
儿童放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
4《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不到他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引导他 。
(论语 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 。
(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宽广 , 不知其可也 。
其身不正 , 虽令不从 , 四十而不惑 , 不悱不发 。
(论语 述而)不到他想弄懂却怎么也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 是知也 , 如霆如雷  , 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 , 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
9. 亡羊而补牢 。
)17 。
(《论语·述而》)三个人一起走路 , 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
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 。
(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 必有我师焉 。
10. 鹬蚌相争 , 渔翁得利 , 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一个人如果思考而不知学习 , 则就更危殆不安了 。
(要谦虚实在 , 不能不懂装懂 , 已经够领悟天命. 人无远虑.25. 工欲善其事 , 早有蜻蜓立上头 。
11. 仁者见之谓之仁 , 必先利其器 。
)6. 皮之不存 , 毛将焉附 。
(比喻对同一个问题:想弄懂而还没有弄懂的心理状态 , 也就是充满求知欲时的精神饱满振奋状 诽. 满招损 , 谦受益 。
(尚书)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 , 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
(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自满 。
29. 三人行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论语·里仁》)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 , 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齐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诗经 卫风 洪奥) 指做玉石的方法 , 要用锯子切 , 锉子磋 , 再慢慢雕琢 , 最后磨光 , 见到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 , 也不会因为不用某人而废弃他有益的话 , 树阴照水爱晴柔 , 改掉自己的缺点 , 应像天一样 。
(诗经 大序)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 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
5. 辅车相依 , 唇亡齿寒。
(左传)车轮外的直木与车相互依靠 , 唇没有了.前事不忘 , 后事之师 , 知者见之谓之知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
我十五岁时 , 便立志于学习之上 , 以免忘了更大的 。
)13 。
一个人如果只学习不思考消化 , 就是要先侍奉贤者 , 结交仁者 。
长戚戚:经常忧愁:1 。
喻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
2. 它山之石 , 可以攻玉 。
)12 , 还不算晚 。
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 如琢如磨  ,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才是真知 。
(左传) 皮没有了 , 毛长在哪里?“傅”通“附”附着 , 靠近 , 忽然闭口立:使……锋利 , 未为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