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 五 )


总之,诗词中的毛泽东,有时性格细腻(但从不伤感),有时豪放甚至霸道,反映了其性格中丰富、多侧面的特点 。
下面我分三个历史时期,来剖析毛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东西 。
(—)遵义会议以前 1923年4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时年毛30岁 。
大凡伟人,多少都有点儿“前科”,比如列宁就曾三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又三次越狱跑了出来 。
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 。
当时已经与杨开慧结婚,跟妻子分别的时候,“热泪欲零还住”,“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
注意,这在毛的诗词中是绝对的儿女情长了,从那之后,我只记得另一次流泪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竟然也是为了杨开慧!(“我失骄杨君失柳”)可见结发夫妻感情深厚 。
毛泽东的一生,自从杨开慧被杀,就注定他再也寻找不到那种纯洁的爱情,因为他已经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后来的妻子很难说有多少其他的或者崇拜或者功利的因素 。
毛的一生,从个人和家庭角度,无疑是巨大的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但是,他以个人的悲剧,成就了中国多少家庭的圆满,这就是伟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 。
索萨有一篇作品,《为历史负重的人》,抄录如下: 有一类人,他们注定是要为历史负重的 。
在他们自己的时代,这一类人是最痛苦的人 。
他们多半是些有信仰的人,而且“过于”真诚,“过于”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
善引导他们超越历史,接近了真,他们因此与时代格格不入 。
这一切酿成了他们个人的悲剧,却挽救了历史 。
由于他们的出现,历史才没有成为一条肮脏的河,历史才成为一首久远的歌 。
毛泽东脍炙人口的佳作《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年他32岁 。
在一个怎么说也不算特别年轻的阶段,他竟“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我倒宁愿把这理解成是诗人的战斗宣言 。
毛的一生,正是凭借着这种书生意气和四射的激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 。
这首沁园春是典型的比兴的手法,上阙写景充分烘托气氛,下阙言志表明心迹 。
其实,《沁园春雪》也是这个套路,更早期的著名作品当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沁园春这个词牌写了几百年,恐怕找不出超越这两首的 。
毛的不少作品,即使放在唐宋时期也绝对是洛阳纸贵的佳作;在明清之后的古体诗词成就中,我认为毛主席当属第一人 。
在上下阙的过渡上,毛主席匠心独具 。
在几句瑰丽的景色描写后,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诘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然后自然通过百侣曾游过渡到同学少年 。
相比之下,《沁园春雪》的衔接恐怕更出色一些 。
读毛的诗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他在前行的道路上是否徘徊犹豫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