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2020年,大通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着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着力讲好大通故事、传播大通声音,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当好“五个排头兵”,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幸福大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凝心聚力助力抗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大通县融媒体中心创新形式,以花儿、皮影、快板、贤孝、三句半、小调、动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策划制作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益宣传片29部,制作音频内容启用村级应急广播、流动宣传车进行广泛传播,引起了较好社会反响 。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疫情期间,全县累计悬挂横幅6017条,在各类门头LED上滚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发放海报、告知书等宣传资料20万余次,张贴宣传标语近2万份,制作黑板报141期 。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发《青海大通书画家以作品鼓舞抗疫斗志》《大通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大通:基层群防群治很“给力”》《大通9名“最美天使”逆行出征》等疫情防控的稿件125篇 。组织县域内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演艺界志愿者深入基层,创作撰写、表演传播社会正能量和文明新风的文艺作品 。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举办抗疫主题书画展,营造全民抗疫浓厚氛围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作家协会组织18名作家分别采访驰援武汉医疗护理队9名护士,最终形成9篇近5万字的报告文学《再待樱花烂漫时》 。
摈弃陋习弘扬新风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破陈规除陋习,疫情期间劝导简办、缓办或不办红白喜事384场,全县289个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做到制度上墙,村级“四会”组织全部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有效发挥作用 。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利用乡村“励志爱心超市”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全县彩礼普遍呈现出2到3万元的降幅,部分乡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出了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向市文明办推荐上报了大通县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典型3户;各乡镇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群众会议和宣传栏、倡议书、宣传册、网络新媒体等载体,发挥村“两委”班子、驻村第一书记、红白理事会成员的宣传引导监督作用,进村入户“一对一”宣传,并与每户签订《红白喜事简办承诺书》,做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注重实践养成,树牢铸魂育人思维,强化思想引领和道德要求,把爱国主义摆在突出位置,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发挥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作用,各学校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校园公益广告、校园网络以及团队日、班会,让青少年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熏陶,积极树立和宣传我县先进少年典型,向西宁市推荐5名“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其中1人获“西宁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并多次开展现场督查,确保抓好工作落实 。截止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3所,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实行“2+1”帮扶机制,动员46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对2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实施帮扶 。
文明实践惠民利民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国试点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利用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民生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矛盾调解服务等实践平台和文明实践功能室,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平台和功能室,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343支,按照“六传六促”(传思想、促学习;传政策、促发展;传法律,促法治;传科技、促振兴;传道德、促文明;传文化、促新风)工作内容,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社会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