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洒扫应对是什么意思

洒扫应对(洒扫应对是什么意思)
洒扫应对|洒扫应对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家庭教育,列有明训的,最早莫过于《礼记》 。我总希望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了解自己的文化,至少,也须人人一读《礼记》的重要部分 。依照古礼——也可以说是古代的文化制度,童子六岁入小学,先从“洒扫应对”开始学习 。以现代语来讲,便是先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然后施以待人接物的礼貌教育,这便是所讲“应对”的内涵 。换言之,古礼的六岁入小学,先从“洒扫应对”开始 。它的教育精神,是注重在人格的培养,和礼仪的规范,并非先以知识的灌输为教育的前提 。
所以在《论语》中记载孔子的教育,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透过这个主要的中心思想,便可想而知中国古代,对于“洒扫应对”的儿童教育,也是在入学后开始 。难道六岁以前,在家庭方面,便没有教过“洒扫应对”的事吗?事实不然,所谓“洒扫应对”的教育,当一个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家人身教的薰陶,早已“耳濡目染”,所谓不教而教,教在其中已矣 。
中国文化中,小孩子从小教他“洒扫应对”的基础教育,也可以叫作“应对进退” 。我同朋友们说,现代人的修养失败,家庭教育要从洒扫应对开始,都没有学,以为在学校扫扫地就是洒扫 。扫地要怎么扫,环境怎么样清洁整齐,都要受过严格的训练,否则是不懂的 。现代的孩子好像不大管这个,现代人应对就更差!
许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对长辈、对老师说的都答“对”!“对”是对平辈或小辈用的,对长辈、对老师要讲“是”!现在我也听惯了,希望他们讲“对”就好了 。刚才某某同学带了太太来看我,太太坐在一边没坐端正,他就当面纠正,他可是受过严格传统教育的,但我还要帮他太太打圆场 。现在时代不同了,文化的重新建立,不是一两个人说说就行的,很百思特网难了 。
什么是应对进退?不是见人进一步行个礼,走时告退时退一步 。进退是作人对一件事该做、不该做,该答应、不该答应的进退之间,其中的应对是非常难的 。应对进退实在是作人的基本教育和态度,中国人叫礼仪,仪表态度是作人的基本道理 。如果礼仪都不行,何况大礼!
比如有某某同学,再三说要做事,我让他来这里上班,他每次一来就先去打坐,那还做什么事?这进退之间就是不懂 。这个进退的学问太多了,又像有些学生,进入人家的客厅,应该往哪里坐都不会,乃至吃饭拿个筷子和碗都不对,有什么办法!
目前青年在社会上做事的很多很多,但是工商界任何公私机构,大概都会发现,很难好好用一个大专或者研究所毕业的人 。为什么?第一、不安於位,录取进来做不了两个月三个月,就有变动 。譬如到贸易公司做事,做上半年,觉得自己摸得差不多了,也要另外到外面开个贸易公司 。这种情形太多了 。
第二、一般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不能吃苦耐劳,都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担任工商方面的企划可以,至於上街跑腿、搬椅子、擦桌子,那是你们另外雇个工友才对,都是这般想法 。甚至,自己亲自连一个茶杯都不会洗 。
我经常教学生洗茶杯 。在我那里做事,每一个同学可怜得很 。我这个老师不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不管你是什么博士、硕士当了教授回来,都要给教学扫地 。茶杯不会洗,我就洗给他看 。洗茶杯不能冲一下就算,杯子内外面这圈嘴巴下口的地方,要仔仔细细地刷洗,会传染疾病都是这一圈,你打开水龙头冲一冲摇一摇,等于没有洗 。做事是这样的吗?
现在青年这类的事都是这样,从小就没有注意 。扫地不知怎么扫,穿衣不知怎么穿,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我发现,我们常常将许多事情归诸於社会问题、教育问题、青年问题 。其实社会没有问题 。社会是个什么东西要搞清楚 。社会是大家的,是由每一个人结构而成 。不能将一些错误的事情,都推给社会,那是推托的话,自己不负责任 。谁都不必负责嘛!因为那是社会问题 。但是,社会是谁管呢?谁都是社会,谁也都不是社会 。
至于,若说是教育问题,那也是见林不见树的话 。请问是什么教育问题?是小学教育出了问题?还是中学?还是大学?是那个地方出了问题?都不是,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现在真正要讲教育,每个家长都得重新再教育 。尤其二三十岁这一代的青年,自己怎么做家长、教育儿女,都不清楚 。你说严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