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宫|南越王宫博物馆门票预约( 二 )


在“曲流石渠”遗址 , 李灶新现场解读其中奥妙 。“曲流石渠最初发现在1997年 , 渠体两边用砂岩石块错缝砌筑 , 渠内底部宽约1.4米 。为防止雨水将泥沙冲入渠内 , 确保渠水清澈 , 渠体顶部向外扩宽约20厘米后再筑一道略向外倾斜的挡土墙 。渠底用砂岩石板呈密缝冰裂纹铺砌 , 上面密铺一层灰黑色河卵石 , 再用黄白色的大砾石呈‘之’字形疏落点布 , 当水流遇到大石阻挡时会分流脉散形成动态百思特网 。石渠高低起伏 , 自北而南再曲折向东连接一座弯月形水池 。”
采访人员看到 , 水池内东部竖立两排大石板 , 将水池分隔成三间 , 南、北两次间中部各平置一根八棱石柱 , 石柱顶部有一圆形凸榫 , 推测是原来构筑在水中建筑的遗存 ,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园林水榭实例 。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研究认为 , 南越国宫苑所使用的八棱石柱和石栏杆望柱与公元前3世纪至前1世纪印度巴贾石窟和桑奇大塔的希腊式八角形石柱基本一致 , 应是受到海外文化影响的结果 。发掘时 , 池内发现厚达0.5米的龟鳖残骸堆积层 , 其中有只大鳖背甲宽达0.43米 。石渠中部还设置了两个由2块弧扇形石板拼合而成的拱状渠陂 , 用以蓄水和限水 。整条石渠还设有3个斜口 , 或为方便渠内龟鳖爬出水面呼吸而特设 。另外 , 石渠西端尽头处还有一座宽2.36米的石板平桥横跨石渠 。桥的造型简朴 , 桥北地面铺设有间距约0.6米的步石 , 呈弯月形向东北延伸 , 与现存明清园林的步石间距相一致 。
“曲流石渠”的尽头设有一出水闸口 , 向外连接排水木暗槽 。闸口分内外两层 , 内层是用一石条打凿成“凹”字形的方框 , 两侧及底部均凿有凹槽 , 用来安装控制水量的木闸板 。外层是石箅 , 中间凿有箅孔 , 既可阻隔树叶堵塞木暗槽 , 也可防止龟鳖外逃 。石渠的西面则是一条曲尺形回廊 , 掩映于花木丛中 。
罕见:遗址内惊现历代水井500口
直到汉唐时期 , 广州还经常受到海潮影响 , 珠江水咸苦难饮 。如何保障城内饮水 , 一直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在南越王宫遗址范围内 , 考古人员从不同年代层面共发掘出古井超过500口 , 年代跨越南越国、东汉、晋、南朝、唐、宋、明、清等时期 。如此之密集的古井分布 , 说明2200多年间 , 这里一直是广州城市的中心 。
重见天日的历代古井 , 取材包括土井、砖井、瓦井、木井、竹篾圈井和陶圈井 , 还有砖石合构井 。其中 , 南越国王宫食水砖井的结构十分讲究 , 先挖一个方形的井坑深至基岩 , 再用特制的弧扇形砖砌筑井壁 , 井壁与井坑之间用纯净致密的山岗土填夯 , 用来阻隔浅层地下水渗入井内百思特网 。此外 , 在井底铺上石板 , 石板下铺有细砂用以过滤水质 , 井水是从石板缝隙或凿有的出水口渗涌上来的 。
有意思的是 , 这些重新发掘的古井 , 几乎还能渗出井水来 。据李灶新回忆 , 1996年还曾从发掘的其中一口古井中 , 取样到广东科学院和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化验 , 检测发现水质数据符合现代饮用水标准 , 且矿物质含量较高 , 可以说是两千年前的矿泉水 。
在这些古井中 , 最深的一口是南越国食水砖井 , 井深达14.3米 , 创下中国秦汉考古发现深度之最 。而南汉国王宫的八卦状砖井 , 是目前广州发现的年代最早井台保留完整的水井 。井台呈圆形 , 井壁呈八行竖砖间砌横砖 , 层与层之间再用3层平铺砖相间 。李灶新说:“这种看似八卦状的井墙砖砌法 , 利用的是刚性力学结构之原理 , 外力一挤压 , 井墙之间就更紧了 , 可见古人筑井技术之高 。”
“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 , 凿井而饮 , 耕田而食”是传统农业延续几千年的习俗 。纵观宋、元、明、清等朝代 , 广州宋代元代有‘大通烟雨’ , 明代有‘琪琳苏井’ , 清代有‘浮丘丹井’ , 历届‘羊城八景’都与水井有关 。上溯广州筑井历史 , 是秦始皇统一岭南后 , 中原地区先进的筑井技术才得以传入 , 而把筑井技术传入岭南的第一功臣非赵佗莫属 。”李灶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