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副刊 贺兼南对联诗词辞赋作品选( 四 )


下联:耳外浮云何足论 。
此联为【清】吉鸿昌所作 。
上联:两三竿竹...
菁莪居诗词曲赋对联诗钟①CA;②BF;③ED (3分)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有关对联的基本常识 。
CA“劝君”与“与尔”句意相联,故组成集句联 。
BF“天上露”与“镜中花”相对,故组成集句联 。
ED“八斗星辰上”与“千山烟雨中”相对,故组成集句联 。
对于不同体裁的文体常识平时复习应学类归类,然后强化记忆 。
求校庆对联或诗词 如园泉慧春晖暖,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矣 名校师哲群策长,谆谆教诲语每发自心焉金龙舞华夏千古神州逢盛世 娇凤鸣高冈百年南中起宏图博览勤学,致以为世之用; 达高示人,致所因才而远 。
桃李盈门春风扑面同贺母校二十载,高朋满座喜气满怀共商启中百年计 。
逢改革盛世百年理工勃发英姿;沐大爱春风万千学子竞争风流 。
育人为本 崇尚学术 百年理工传美名; 自强不息 奋发向上 世纪学府展新姿 。
桃李盈门,共庆理工百年华诞 ;芝兰满室,同绘母校千秋蓝图 。
写出有对仗工整,梅成对联的诗句我今年春节回灌南老家,王加华先生来访,出其《斗室斋诗词集》一册,并托为序 。
概览之后即于心有戚戚之感,盖三国吕蒙有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我与加华先生相别已有多年,今览其诗词集,又不仅是刮目相待而已 。
我与加华先生不仅是同乡,而且是亲戚,论辈份是我表叔一辈,故在上一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就相识了 。
但多年来我并没有听说他写过诗词,也没有想到过他能写诗词 。
盖其少时因受政治环境之累随父母下放,很少得到读书的机会,直至八十年代初近于而立之年才因落实政策分配在灌南县五队中学工作 。
其时,我父亲在该校担任校长,我在上大学假期回家的时候,就与加华先生认识了 。
而在我的思维惯性当中,加华先生读书的时间甚为短暂,加以一直是搞会计工作的,与文学似乎并没有沾上边 。
但近年来听在老家工作的弟弟说加华先生擅长写诗,而我仅仅拜读过他写我父亲的几首诗词,对其诗词的总体情况了解并不多 。
读了诗词集,觉得浓郁的乡情蕴蓄于字里行间 。
如吟咏港城的诗作:“潮汐千帆劲,熏风四处迎 。
涛缠芦荻意,网恋蟹鱼情 。
落日天边远,归舟浪里行 。
彩灯明夜市,万象显升平 。
”(《连云港》)真是一幅秋晚港城图 。
吟咏灌南的诗作:“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
持壶云解意,举寿鹤称觞 。
时伴花前韵,长吟月下光 。
尘中三两盏,梦里渡天杭 。
”(《原玉敬和孙绩元先生即兴诗》)汤沟酒是最具灌南地方特色风味同时又誉满全球的特产,清初著名文学家洪升就留下了“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的佳句,加华先生承其诗意同时又增加了云鹤花月的意境,衬托出自古独秀、而今丰美的水谷清华,真是耐人玩味不已 。
再如《灌河口秋景》也很有家乡情味:“灌水滔滔帆影重,海鸥点点击长空 。
风吹苇荡连天绿,夕照清波映彩虹 。
搏浪渔舟归唱晚,开山灯塔落飞鸿 。
小楼聚友畅怀侃,邀月同干酒一盅 。
”乡情之外,更多的则是友情的表达 。
无论是老友重逢,还是新知相识,也都会留下诗词的印记 。
特别是怀念友人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风竹弄清音,萤飞鸟宿林 。
轻衣临水榭,皓月动乡心 。
忆昔歌盈野,抚今思满琴 。
中宵难入梦,殷盼故人临 。
”(《夏夜怀友》)在风清月白之夜,水榭抚琴,中宵难寐,故人情味,徐徐袭来,加以故土情怀,使得诗味更浓 。
如果时逢节日,这样的情怀表现就更为显著 。
如其《端午节思远》诗即是如此:“手捧长江水,神思塞北云 。
阑珊春意梦,竹粽寄温馨 。
”自古以来,诗就是自我情怀的流露,这在加华先生的诗词集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
如《斗室斋闲笔》:“寒斋暮色侵,韵海曙光临 。
笔底愁丝断,枰中乐趣寻 。
有书多酌酒,无月少知音 。
方寸浮尘外,黄花赏旧林 。
”现代社会,闲暇难得,得到闲暇,则需尽情享受 。
“有书多酌酒,无月少知音”,人们往往闲时读书,而这时有书不读,人少为闲,而这里少到仅有一人,甚至连月亮都不相为伴,表现闲真是到了极致 。
由于作者家庭的遭遇和自己的经历,也常会成为抒怀的契机,如回忆到其父“文革”遭遇时就感怀一首:“乌云翻滚响惊雷,红色狂风卷地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