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观潮教学设计怎么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
(2)过程与方法:边读书边想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与想象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 。
教学难点:理解潮来时的描写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式,培养留心事物的习惯 。
二、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
步骤:播放潮水音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询问: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那在作者的眼里,钱塘江大潮又是怎样的呢?
形式:歌曲、音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自主探究:默读、轻读
(1)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 。
(2)内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
(3)情感:画出喜欢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B.检查反馈
字词关:
(1)引导思考:多义字:“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自主发言,字典验证 。
(2)鼓励发现:易错字音、字形,总结记忆方法 。
(3)四字词语:结合图片,理解——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 。
(4)朗读练习:同桌互读,朗读竞赛
内容关:
(1)引导观察: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2)总结交流:总(天下奇观)——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初步交流: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
【目的】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了解学生的感受能力与兴趣所在 。
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潮来前
(1)默读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2)发表感受:你觉得平静的江面怎么样?怎么感受到的?
结合图片,理解关键词”横卧”
联系实际,体会“若隐若现”
(3)除了涨潮前的江面,还有什么景象?
潮来时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1)“隆隆的响声”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轰隆隆......)
(2)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写的?(闷雷滚动)
(3)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么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4)想象: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闭眼齐背)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
(1)白线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图片看一看 。
(2)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
(3)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