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青田的诗句|三句( 三 )


对于杭州 , 白居易并不陌生 。
十一二岁时 , 其父白季庚任徐州别驾 , 白居易也从河南来到了徐州 。
当时徐州一带遭遇兵乱 , 战火不息 。
为避战乱 , 白居易来到了江南 , 在漂泊中曾到过杭州 , 对杭州留有很深的印象 。
白居易在来杭州上任的路上 , 回忆着他印象中的杭州:“余杭乃名郡 , 郡郭临江汜 , 已想海门山 , 潮声来人耳……” 作为从京城外放的官员 , 白居易的心情是复杂的 。
年届半百 , 又一次外放他乡 , 白居易感慨万千:“退身江海应无有 , 忧国朝廷自有贤 。
且向钱塘湖上去 , 冷吟闲醉二三年 。
”但同时 , 杭州又是一个对他有吸引力的地方 , “杭州五千里 , 往若投渊鱼” 。
他对杭州充满着向往 。
想到杭州 , 想到了钱塘湖 , 他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
就这样 , 这位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诗人 , 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跋涉 , 向杭州走来 。
等待白居易的 , 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名郡杭州 , 还有那使多少诗人画家吟诵、描画不尽的西湖 。
于是 , 一个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与一方美丽山水的结合 , 演绎出一段令人动容的千古佳话;一份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景色的碰撞 , 酝酿出了万古流传的精美华章 。
虽然是外放他乡 , 但毕竟是天高皇帝远 , 而且作为从三品的刺史 , 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 , 还是很有实权的 , 也能够有所作为 。
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 以及“达则兼济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的特有情怀和意境 , 使他们一旦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 便会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济世之志 。
为了杭州的老百姓 , 白居易可谓尽心竭力 。
他深人民间 , 体察民情 , 时刻系念苍生 , “鳏悍心所念 , 简牍手自操” , 为杭州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在古时 , 与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水利 , 地处江南的杭州更是如此 。
白居易在深入调查、了解杭州的气候条件之后 , 心中有了底:“大抵此州 , 春多雨 , 夏秋多旱 。
”于是 , 把兴修水利作为他任内的一件大事 。
那时 , 由于旱灾 , 农田干涸 , 可钱塘县的县官却不肯把西湖水放出去灌溉农田 , 说放了水会影响湖中的鱼和菱 。
深知百姓疾苦 , 又以济世为己任的白居易 , 听到这话就火了 , 他责问县官 , 鱼和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个重要?菱和稻米哪个重要?同时 , 白居易也暗自下了要在西湖里筑堤的决心 。
筑钱塘湖堤 , 是自居易的一项重要政绩 。
白居易来杭州时 , 西湖上原已筑有堤 , 但因年久失修 , 加上堤身较低 , 起不到天旱时蓄水灌溉 , 汛期时蓄水防洪的作用 。
因此他亲自主持修建了一条拦湖大堤 。
这条大堤建成后 , 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 , 还促进了杭州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
据考证 , 如今西湖上的“白堤”并非当时自居易作的那条堤 , 但人们为了纪念自居易 , 还是愿意把现在西湖上的那条堤称为“白堤” 。
这种历史形成的误解 , 体现着人民的情感 , 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
湖防完成后 , 为了说明筑堤的作用、灌溉方法 , 告诫后任刺史在使用这条堤时应注意的事项 , 白居易写了一篇《钱塘湖石纪》 , 并刻石立于湖边 。
如今 , 白居易的这篇《钱塘湖石记》刻于杭州西湖北角圣塘闸照壁 。
白居易还十分注重西湖的环境保护 , 保护西湖水面不受侵占 。
他作出规定:谁破坏了西湖的环境 , 就要受到惩罚 , 如果是穷人就罚他在西湖边上种树 , 是富人就罚他到西湖上去除葑草 。
由于白居易的努力 , 西湖及周围“湖葑尽拓 , 树木成荫” , 更加秀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