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亡人思念的诗词( 三 )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苏洵长子 。
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 。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
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 。
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
宋徽宗立,赦还 。
卒于常州 。
追谥文忠 。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
有《 东坡七集》、《 东坡词》、《 东坡易传》、《 东坡乐府》等传世等 。

悼念死去的爱人的诗词有哪些? 西晋潘岳最早创作《悼亡诗三首》,写对其妻子去世后经久难泯的怀念,遂开悼亡诗一途 。
齐梁间诗人沈约、隋诗人薛德音,俱有同题为“悼亡”的诗,都是悼念亡妻的 。
梁江淹有《悼室人》十首,也是悼亡之作 。
? 唐之后,悼念亡妻的诗词,多不以“悼亡”为题 。
总起来看,悼亡之作远不如哀祭文那样众多,这是因为悼亡诗词毕竟是诗(词)人们的即兴抒情之作,有妻子去世而且要先于诗(词)人的事,也毕竟是极少数 。
另外,夫妻之情是人世间最珍贵也是最隐秘的感情,我国古代的诗(词)人们,尚缺少将这一感情宣于诗词的习惯和勇气 。
诗人中,以唐之元稹和李商隐的悼亡之作最有名,尤其是元稹,有《遣悲怀》七律三首,又有《离思》七绝五首、《六年春遣怀》七绝八首,共十六首悼亡诗 。
词人中,以宋苏轼和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最有名,尤其是纳兰性德,词题中明标有“悼亡”、“梦亡妇”、“亡妇忌日”、“亡妇生辰”等字样的词即有五、六首之多,其他无题而语中可能涉及悼亡的词远不止此数 。
悼亡诗词其要在于感情的真挚而不在于字面上的刻骨铭心,苏轼《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数句,即因此而传诵 。
又因为悼亡诗词悼念的不是那些志存高远的士人之辈,而是与诗(词)人久居一室的妻子,所以写来多亲昵之语,又多撷取妻子在世时的许多生活琐事,并与妻子死后人亡物在作比较的方式表达感情 。
元稹的悼亡诗且多议论,这与元妻韦丛不但与丈夫生前恩爱,且甘于贫贱、品性高尚,所以元稹诸如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遣悲怀》其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其四)这些比而兼议的句子,也成为传诵不衰的名句 。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
————————————————————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
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
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妆不褪唇红 。
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
这是一首悼亡词,所悼念的是追随苏轼二十三年的爱妾朝云 。
———————————————————— 半死桐·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 。
同来何事不同归 。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
原上草,露初晞 。
旧栖新垅两依依 。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悼亡贺铸的亡妻 ———————————————————— 悼亡诗三首(之一)——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
僶俛恭朝命,回心返初役 。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
春风缘隟来,晨溜承檐滴 。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