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文章|影响一生的30篇哲理短文( 九 )


宁静源于内心,但是它的敌人也源于内心,差不多和它是同根所生 。细细说来,宁静有五大敌人,这就是嫉妒之心、功利之心、贪婪之心、骄傲之心和野心 。
有野心的人,肯定得不到宁静,因为他总是树立一种高不可攀的目标,非得要不断拼搏才行 。有野心,肯定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而不满则永远得不到宁静 。心灵的宁静,首先得有一种对人生的满足感,不企求更高生活目标,只图自己一日三餐,心灵保持自由自在 。
贪婪之心则来自欲望,欲壑难填,贪得无厌 。有的人终日被欲望搅得心神不安,躁动不已 。得之,则心花怒放,得意忘形,手舞足蹈;不得之,则朝思暮想,劳心劳神进行策划;如此怎么能得心灵的平静呢?
嫉妒之心更是人心恶念丛生的根源之一 。它会像毒蛇一样吞噬着人的心,然后再把毒液吐向别人 。
功利之心,更是人心疲惫的重要原因,老是不断计较自己的得失,为一分一毫费尽心思,忽喜忽忧,心理一点都无超脱,人生也就根本无平静而言 。
骄傲之心得时时处处保护自己,为自己辩护 。他在看不起别人、指责他人的同时,必定也会招来许多不愉快的回报,人生必不平静 。
坏就坏在这五大敌人都来自人之内心,所以克服它们很不容易 。而人好像生来就是不宁静的动物,就以克服基督教都很难救人,因为人有原罪 。一个生来就有罪的人,如何能心灵宁静呢?倒是佛家的四大皆空比较贴近些,但是要人从七情六欲中解脱出来,也颇为艰难 。
好在还有自然的恩赐,人可以在大自然中享受片刻或永久的宁静 。这种宁静也是一种交流,但是已超脱了功利、贪婪、自私、骄傲和野心,就像李白《独坐敬亭山》中所描叙的境界: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29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很多时候,独守明月 。月对于我,已经不再是月,月圆时,我想到了圆满,这不足为奇;奇怪的是,月缺时,我却能够等待着团圆,我甚至不在意是不是遥遥无期 。我真能理解有人怎么可以感受得到“月下独酌”的乐趣,有了月,我不用去承受倚窗独望的孤单 。
心想有片宁静的天,于是我不自觉的期盼着静谧的夜晚,我只有在独自享受那如水的月色时,才会沉静得心在飘摇身若悬空,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一而再再而三的遥望浩月,我的心与空灵结缘 。
想那月,盈亏有期,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已然成为绝唱,而我,宁愿不去感觉那月带来的悲、离、阴、缺,在我心中,只要是月,只要我们还有月,那就是美好,因为我知道,聚散皆如酒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诗情画意,都是一样的馥郁芳香 。因为我相信,月亮的脸永远不会改变,月亮没有风烛残年!
走过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改变了该改变的和不该改变的一切,很多珍贵的不能再珍贵的东西也随风飘散于九霄云外,我甚至于抓不到它的边缘,惟有月光,始终虔诚的挂在我生命的星空,伴随我孤单的身影和我一同走过我的世界,真的很满足了啊,有了月,我可以踏实的去走,走过那属于我自己的春夏秋冬 。
我抖落了一身的尘埃,再看我的天空,那里始终高悬着一轮明月呀 。一生一世,在无数个阴晴圆缺中度过,而那月,依旧高悬在我们的心底 。不管盈也好,亏也罢,它只是恪守着它不变的轮回,那月,总能让我心有所系 。
不知道是那月属于我呢,还是我属于那月,月色充盈时,我因它成画,月色残缺时,我因它赋诗 。掬月在手,我相信了月带给我的吉运,不管月之盈亏,洒向我的永远是一片皎洁 。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即使风雨打湿了我生命的宣纸,终归成不了画,但还可以入诗 。
30
尊 严


活着的珊瑚生活在幽深无比的海底 。在海水的怀抱里,它是柔软的,所有小小的触角都在水中轻轻地一张一合,似乎每一阵流水的波动都在柔柔地拨动着它的心弦 。在寂寞宁静的海底,珊瑚就像是一个沐浴在爱情之中的女子,每一丝每一缕都是生命,每一分每一寸都是光彩 。可是,如果采珊瑚的人出现了,如果那双习惯截取生命的手把珊瑚带走,毫不怜惜地把它带出水面,那么这时珊瑚就会变得无比的坚硬 。在远离大海的灿烂的阳光下,珊瑚只是一具惨白僵硬的骨骼 。
有一种水獭,它有着令世界惊叹的美丽的皮毛 。在阳光下,那是深紫色的,像缎子一样,闪烁着华美、神秘而又高贵的光泽 。如果你在林间看到它,如果你看到它静静地栖息在水边的岩石上,你也会惊诧,造物主原来是如此的神奇,他竟然造出这样完美的有生命的宝石 。可是水獭的美丽却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 。总有一些人类,想把它的皮毛剥下来,制成帽子,戴在某位绅士的头上;制成大衣,裹住某位淑女丰美的身躯 。因为这样,水獭就可以变成金钱 。于是,有人带着猎枪闯进了水獭的家园,在阳光下,他眯起眼睛,扣动了扳机 。枪响过后,水獭死了 。让人奇怪的是,水獭的美丽也消失了,躺在岩石上的只是一只平凡的水獭,它的皮毛干涩粗糙,毫无光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