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菲关系已进入近年最好时期?( 二 )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
应手看捶钩,清心所鸣镝 。
精微穿溟滓,飞动催霹雳 。
陶谢不枝梧,风骚艺推激 。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君意人莫名,人间夜寥阒 。
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 【唐】张 籍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 。
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
边寺连烽去,胡儿听法来 。
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
送僧游台【唐】 贯 休羡师游五顶,乞食值年丰 。
去去谁为侣,栖栖力已充 。
浊河高岸坼,衰草古城空 。
必到华严寺,凭师问辩公 。
送灵誓上人游五台【唐】 齐 己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 。
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 。
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 。
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烽 。
五台山遍览名迹【唐】 李崇文丹丘表西陲,五峰标云际 。
广袤数百里,千秋开壮丽 。
佛土名清凉,是借菩萨智 。
绀殿倚云根,玄池通地肺 。
五鸡号台东,扶光彻幽蔽 。
仰瞻空鹤天,俯瞩乘狮地 。
罡风御羊角,蜉蝣怆人世 。
余忝烟客流,晚得观山笥 。
璿房幽可栖,珠树森以翳 。
淮南环八公,日著采苍桂 。
庶几窥鸿宝,终古存灏气 。
时翻缘字篇,因订名山契 。
五台山赞【唐】 佚 名道场乞请暂时间,至心听赞五台山 。
毒龙雨降如火海,文殊镇压不能翻 。
大周东北五台山,其山高广与天连 。
东台望见琉璃国,西台还见给孤园 。
大圣文殊镇五台,尽是龙众尚如来 。
狮子一吼三千界,五百毒龙心胆摧 。
东台岌岌最清高,四方巡礼莫辞劳 。
东望海水如观掌,风波泛滥水滔滔 。
滔滔海水无边畔,新罗王子泛舟来 。
不辞白骨离乡远,万里持心礼五台 。
南台窟里甚可憎,里许多饶罗汉僧 。
吉祥神鸟时时现,夜夜飞来点圣灯 。
圣灯滔滔向前行,照耀灵山遍地明 。
此山多饶灵异鸟,五台十寺乐轰轰 。
南台南脚灵境寺,灵境寺里圣金刚 。
一万菩萨声赞叹,圣钟不击自然鸣 。
大唐五台曲子(调寄【苏幕遮】六首)【唐】 佚 名大圣堂,非凡地 。
左右盘龙,唯有台相依 。
岭岫嵯峨朝雾已 。
花木芳芳,菩萨多灵异 。
面慈悲,心欢喜 。
西国神僧,远远来瞻礼 。
瑞彩时时岩下起 。
福祚当今,万古千秋岁 。
上东台,过北斗 。
望见扶桑,海畔龙神斗 。
雨雹相和惊林薮 。
雾卷云收,现化百般有 。
吉祥鸣,狮子吼 。
闻者狐疑,便往罗延走 。
才念文殊三两口,游台感兴古风【宋】 李师圣梵书五顶清凉府,冬冰夏雪无炎暑 。
我来七月秋正寒,何况萧萧岩谷雨 。
偶尔云开煦气生,溶溶满目烟光聚 。
真容古基鹫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
西方楼观缥缈间,粲然金碧莲华宇 。
悬崖峻岭架大木,神物所持凭险阻 。
金铛垂空殿檐响,森森铁风相交舞 。
忆昔文殊出火宅,金刚宝窟通真土 。
牵牛老人饮玉泉,二子一犬随贫女 。
变化无方利有情,知是西天七佛祖 。
重闻清凉境界真,无穷陈迹书妙语 。
我有诚心颇出群,瑞应神奇目亲睹 。
须臾光相现咫尺,玉洞金灯明可数 。
松彰摇空山谷中,夜寂太阴隐龙虎 。
丹楼碧阁香案前,敬畏生心谁敢侮 。
从来昏迷如梦回,前三后三慎莫取 。
我今不作前后悲,香烟稽首清凉主 。
咏五台诗:(张商英) 东台迢迢云水陟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 。
东北分明观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 。
圆光化现珠千颗,旭日初升火一团 。
风雨每从岩下起,那罗洞里有龙幡 。
.南 台披云踏雪上南台,北望清凉眼豁开 。
一片烟霞笼紫府,万年松径锁莓苔 。
人游灵境涉溪去,我访真容踏顶来 。
前后三三知多少,衲僧到此甚徘徊 。
西 台宝台高峻近穹苍,狮子遗踪八水旁 。
三色云中游上界,九重天外看西方 。
三时雨洒龙宫冷,一夜风飘月桂香 。
土石尚能消罪障,何劳菩萨放神光.北 台北台高峻碧崔嵬,多少游人到便回 。
怕见目前生地狱,愁闻耳畔发风雷 。
七星每夜沾峰顶,六出常年积涧杯 。
若遇黑龙奋霹雳,人间妄念自然灰 。
中 台中台岌岌最堪观,四面林峰拥翠峦 。
万壑松声心地响,数条山色骨毛寒 。
重重燕水东南阔,漠漠黄沙西北宽 。
总信文殊归向者,大家高步白云端 。
总 咏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