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黄昏古诗词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古典君:好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代赠二首之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蝶恋花】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中主人公的形象是什么李清照永遇乐(原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 。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 。
通过此词可见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关注生活、关心国家兴衰、感情真挚、细腻、深沉、饱经风霜的大家闺秀 。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 。
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 。
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 。
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 。
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 。
感情深沉、真挚 。
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 。
落日黄昏古诗词

1谈一谈《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主人公思想感情变化?2“春意知几...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注释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 。
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
④次第:接着,转眼 。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
⑥三五:指元宵节 。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
⑨簇带:妆扮之意 。
评解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 。
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 。
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 。
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 。
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 。
感情深沉、真挚 。
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 。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欣亭》上片主要是借景抒情,短短数句便写出了自己的雄怀壮志无人理解的苦闷 。
下片借典抒怀,词人借写晋代和三国时的人物典故,表现了自己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进退两难的处境 。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辛弃疾这位集词人与军人于一身的英雄也不禁愤然泪下 。
就这首《水龙吟》来看,词人写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词人将飘泊之感、孤独之感、失落之感等融为一体,将自己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
然而作者并不限与此,而是将自身的情感上升到整个人类的高度,是整个人类普遍的情感,这样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意义,从而有更为深广的文学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