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侧柏叶| 中药知识必学

生侧柏叶( 中药知识必学)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年纪一上来,各种问题就出现了,脸上的皱纹多了,头上的头发却少了,而且往往是未白先脱,发际线逐年靠后的还好点,有的人直接中间就秃掉了,不由得让人感叹人生是多么悲惨!你说这如果一大把年纪了,头发掉了白了就算了,可现在一大堆年纪轻轻的就脱发了,稍有点风吹草动,头上的“草”就哗啦啦的掉下来了 。
脱发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多发疾病、难治性疾病之一 。虽然不会直接危害生命,但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外在美观,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也理负担 。关于脱发的原因,不同类型的脱发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所造成的,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雄性激素有关的毛囊机能低下 。(2)毛囊、毛球部及头发生理机能低下 。(3)头皮紧张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营养不良、应激反应和药物副作用 。(5)遗传因素等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发为肾之候,其生长有赖于气、血、精,脱发较轻者往往是亚健康状态的外在表现,而重度脱发者则是体内生理指标异常或者是早衰的外在反应 。当今社会,脱发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群体更趋向于年轻化,与此同时,大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强烈,故脱发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

【生侧柏叶| 中药知识必学】

现在比较常见的是雄激素性脱发,又名脂溢性脱发,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病名首见于清《外科全生集》,而后清《外科证治全书》又提出“蛀发癣”病名 。西医学认为与遗传、雄性激素、皮脂溢出等有关 。此病好发于20~30岁的男性青壮年,但近年来年轻女性发病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本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青壮年的慢性脱发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脱发从前额和头顶或两侧鬓角幵始,逐渐向上发展,致头顶部头发稀疏、柔软,严重者整个头顶大部份或全部头发脱落,后枕部及颞部两侧头发一般不受影响 。脱发区头发或遗留少许细软毛发,该病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有轻微麻痒,常伴有皮脂溢出或脂溢性皮炎,病程发展缓慢,常有脱发家族史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发病人数显著增多,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
古代医家对脱发的病因病机认识各异,但主要有以下几点:或肝肾不足,肾精亏虚,无以滋润与濡养则毛发焦黄脱落,发为本病;或血虚受风,风盛血燥,则无以充养毛发,发失所养,而致须发秃落;或嗜食肥甘厚味,脾胃损伤,纳运失职,中焦湿热内生,上攻于头,熏蒸发根之血,渐成枯稿,可致脱发;或百思特网癖血阻于头部血络,阻塞血络,疲血不去,新血不生,发失所养,故脱落 。
生侧柏叶| 中药知识必学

脱发的辨证分型
心血虚损:头发突然成圆形或椭圆形片状脱落或有轻度发痒,伴有心悸,气短,神疲自汗,面色白,乏力,舌淡嫩,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
肝血不足:初始头部突然出现铜钱大小的脱发或毛发干枯分叉无光泽,伴有面色不华,眩晕,耳鸣,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肢体麻木或痉挛拘急,手足抖动,爪甲干枯,妇女则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脉弦细 。
肝气郁结:头发稀少脱落,精神抑郁,胸胁或乳房胀闷疼痛,咽堵或为梅核气 。妇女则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紧 。
肝肾不足:发脱齿摇,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足跟疼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或性欲亢进,五心烦热,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 。
脾胃湿热:头发油腻,如同擦油一般,亦有焦枯发蓬,缺乏光泽,有淡黄色鳞屑固着难脱,或灰白色鳞屑飞扬,自觉瘙痒 。伴纳差口苦,溺赤便溏,舌淡苔黄腻,脉滑数 。
西药治疗脱发效果比较明显,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常见有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性功能方面的障碍,而手术治疗的费用高昂,且外观上也不自然,所以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中国早期,人们对付脱发,一般是采用中国的传统中草药,以民间医学的药方、偏方为主,或采用搽、敷、食相结合的多重作用,通过刺激毛囊,促进血液微循环,提供头发生长养分等手段,从而达到防脱生发的作用 。
生侧柏叶| 中药知识必学

侧柏叶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乌须生发功效,入血分而祛风,对血热(燥)脱发较为适百思特网宜,为治疗脱发之佳品,在治疗脱发方面有一定的文献记载,葛洪《肘后方》生发方:“取侧柏叶,阴干作末 。和油涂之 。”《本草纲目》谓其主治“头发不生”,“浸油,生发 。烧汁,黑发 。和猪脂,沐发长黑 。根皮,生发 。”王焘《外台秘要》载:“生侧柏叶一升,附子(炮)四枚,猪膏三斤 。上二味末,以膏三斤,和为三十丸 。用布裹一丸,内煎沐头汁中,令发长不复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