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教出来的》读后感怎么写?( 四 )


书中没有惊天动地之举 , 有的是一些似曾相识的常见、琐碎的小故事 , 但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人文精神 , 那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 , 而正是这常常被忽视的“细节”却被克拉克先生“捡起” , 成了“法宝” , 成了教育的“魔法师”!克拉克先生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到“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 , 从点点滴滴的细微处着手——创造出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 。从餐桌礼仪到培养积极心态 , 从学习、生活到学会感恩 , 从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到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孩子们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在“细节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滋养与成长!它让我们深深的感觉到:教育是细节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会不平凡!我们在高呼“习惯重于分数”的.同时 , 要切实可行地从学生的各个学习细节入手 ,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说” , 说完整话;到“听” , 听老师讲话、听同学发言;再到“辩” , 能分辨别人言论的正确与否 , 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从细节入手提高人的质量 , 这是克拉克先生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仔细读读这本书 , 会发现 , 它的书名是《优秀是教出来的》 , 但作者这里的“优秀”已不是我们想法中的“优秀” 。在我们眼里 , 优秀的孩子成绩首先是最重要的 , 因为它关于优秀率 , 名次等其实与教育本身并无多大关联的东西 , 然后才是其他方面的一些培养 。而在克拉克先生的这本书中 , 绝大部分说的都是如何做人 。书中着重提到了涉及良好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生活细节 , 这也反映出克拉克先生自己的品德修为 。在这些生活细节中 , 不仅包括简单的待人接物 , 如:“热情接待来访者” , “彬彬有礼打电话” 。而且还细化到了“坐”、“立”、“行” , 让学生学着尊重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 包括食堂的师傅们;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事的技巧 , 包括对掌声的要求 。克拉克先生虽然看上去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孩子们的生活习惯 , 但从故事中我们当孩子们达理时 , 也开始了知书 。事实证明 , 他所教育的孩子成绩不是直线上升吗?我们常说:“教学生学知识 , 先要教会学生做人 。”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个金字塔 , 构成金字塔塔基的 , 恰恰是我们所做的每件小事及做事的细节 。读《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 , 真是得益非浅 , 它使我感受到:教育的艺术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 , 如果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 , 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