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旧唐书 平阳公主》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①所生 。义兵将起,公主与绍②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 。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公主曰:“君宜速去 。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绍即间行赴太原 。公主乃归鄠县③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公主掠地至无装备盩厔④、武功⑤、始平⑥,皆下之 。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 。公主令间使以闻,高祖大悦 。及义军渡河⑦,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⑧,傍南山⑨以迎公主 。
时公主引精兵万馀与太宗⑩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 。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 。
【译文】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的第三女,太穆皇后所生 。李渊起义时,平阳公主与柴绍同在长安,李渊派使者秘密召唤他们 。柴绍对平阳公主说:“尊公将扫清乱世,我准备迎接起义之师,可是让你同去只恐不便,让你留下又怕你遭害,不知怎样才是?”
平阳公主说:“夫君应当速去,我一个妇道人家,遇到特殊情况便于隐藏,我自有打算 。”柴绍便秘密地奔赴太原 。平阳公主便回到鄠县的庄园,散尽家财、招募逃亡到山中的反隋义士,得数百人,起兵以响应高祖……
平阳公主攻打到盩厔县、武功县、始平县,全部攻下 。每到一地,申明法令,严禁士兵侵扰百姓掠夺财物,所以远近之人闻知奔赴投军的很多,兵力发展到七万人 。平阳公主派人将情形密告李渊,李渊大喜 。
等到义军渡过黄河,李渊派柴绍率领数百骑趋驰到华阴县,在南山脚下迎接平阳公主 。这时,平阳公主带领一万多精兵与唐太宗会师于渭水以北,并与柴绍分别设置幕府,同时包围京城,军营中称为“娘子军” 。城平定后,被封为平阳公主,因为她独自立下战功,高祖每次赏赐都和其他公主有所区别 。
拓展资料:
《二十五史旧唐书 平阳公主》古诗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 [1]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

《二十五史旧唐书 平阳公主》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①所生 。
义兵将起,公主与绍②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 。
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公主曰:“君宜速去 。
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
”绍即间行赴太原 。
公主乃归鄠县③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公主掠地至无装备盩厔④、武功⑤、始平⑥,皆下之 。
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 。
公主令间使以闻,高祖大悦 。
及义军渡河⑦,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⑧,傍南山⑨以迎公主 。
时公主引精兵万馀与太宗⑩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 。
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 。
【译文】平阳公主,是唐高祖的第三女,太穆皇后所生 。
李渊起义时,平阳公主与柴绍同在长安,李渊派使者秘密召唤他们 。
柴绍对平阳公主说:“尊公将扫清乱世,我准备迎接起义之师,可是让你同去只恐不便,让你留下又怕你遭害,不知怎样才是?” 平阳公主说:“夫君应当速去,我一个妇道人家,遇到特殊情况便于隐藏,我自有打算 。
”柴绍便秘密地奔赴太原 。
平阳公主便回到鄠县的庄园,散尽家财、招募逃亡到山中的反隋义士,得数百人,起兵以响应高祖…… 平阳公主攻打到盩厔县、武功县、始平县,全部攻下 。
每到一地,申明法令,严禁士兵侵扰百姓掠夺财物,所以远近之人闻知奔赴投军的很多,兵力发展到七万人 。
平阳公主派人将情形密告李渊,李渊大喜 。
等到义军渡过黄河,李渊派柴绍率领数百骑趋驰到华阴县,在南山脚下迎接平阳公主 。
这时,平阳公主带领一万多精兵与唐太宗会师于渭水以北,并与柴绍分别设置幕府,同时包围京城,军营中称为“娘子军” 。
城平定后,被封为平阳公主,因为她独自立下战功,高祖每次赏赐都和其他公主有所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