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明亮的人》读后感怎么写?( 五 )


坚决写传统的真善美,坚决唱着爱的主旋律,坚决发现最可观的一面,坚决有自己的黑白是非 。这个世界里没有尔虞我诈,有的是对古典的追思、对文字的敬畏、对历史的审视、对当下的思虑 。有人说这样的世界太单纯,它只是泱泱之中冰山一隅,这样的社会是残缺的,它没有一个严密完整的结构 。然而在精神文字里,我们有选择性地把负面的情绪沉入海底,看到浅层的光鲜亮丽,便可欣喜于纯洁、浪漫这些美好的字眼 。有时候能遗忘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能力,因而在阅读时慢慢涤去浮躁的不安分,简单纯粹 。既然不是真实的生活,那么我们允许它的理想主义,正如我们在无人的角落吐露的秘密的心声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们高呼着欲望都市需要灵魂自救,标榜着形而上的自我追求,用高深晦涩的古老语言去彰显自己的遗世独立,然而最后仍迷失在熙来攘往的世界中 。雾里看花不知花残未谢,水中望月难晓阴晴圆缺,大多数的人朦朦胧胧不痛不痒地过着日子,为了生计抑或是贪欲而奔波 。他们知道国家大事、世界风云,也知道鸡毛蒜皮、细枝末节,唯独不知道,或不想知道的,是最纯净的自己在哪里 。人们不习惯去扪心自问,也往往懒得追求飘渺的真相,便把深层的自己藏好、忘却 。这似乎是最安全的做法 。人们总是可以为自己的逃避找出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然后为自己的物质与无知冠上真实单纯的美名 。
我承认我是世俗大众的一份子,从来不敢自诩清高和孤立,宁愿把自己淹没在茫茫人海里,也不愿做特立独行的那一个,以一种安全的方式战战兢兢生活 。因此我在书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关怀与感知,作者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对周身的体悟和更内心层次的交流 。前者来自作者敏感细微的个人世界,而后者更多地来自作者本身的阅读经历 。所谓文人气性,当是经脉分明,持一见而博思域,深谙己道而不孤芳自赏 。看一场他人之间的文化交谈,读者也不禁心动 。生命如斯于此,文字的感染力在缺乏现场感的劣势下依靠一种共鸣骀荡了读者的眼睛 。“生命就这样诗意地开始,又这样臃肿而可耻地结束 。”不愿这样畸态地走在既定轨道上,便用文字寻找一种解脱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王尔德如是说 。于是一斟清茶袅袅,一盏孤灯相伴,一卷古籍丹青,一支羊毫泼墨,一段暂时忘却,一梦南柯 。一方阅读与沟通的天地,便有言可说 。
然而看别人的文字找自己终究是困难的,芸芸众生也更乐得糊涂,保留所谓的不清不楚,过着自己意义未知的小日子 。那就在心底留一点光吧,至少,在灵台清明的时候,也会看到一些本真的影子,也可点亮一簇微弱的火花,那簇火花有着一个美丽而虚无缥缈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