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三 )


“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 。”《逃离》里卡拉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拉回过去的十年 。
大学校园里,无以填补的孤单、对未来漫无边际的不知所措、等待被爱却不能得到,渴望而又无从与人分享……那些浅浅的痛楚,虽然从未有过轩然大波,但始终不曾彻底离去 。日子似乎垂手可及,可手太无力 。
毕业后,找工作、换工作,恋爱、分离 。不知道是意识太清醒,还是生活太像梦游,总是想要向未来一头扎去,总是以为这一次是光明坦途,总是觉得留在身后的值得舍弃 。没有去流浪,没有去私奔,也没有呼天抢地,但“人生另有活法”的念头挥之不去 。十年里,为“另一种活法”付诸了种种努力 。
还没来得及丧失信心,那遥不可知的另一种活法已被岁月漂白得失去了意义 。当手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脚习惯了每天的姿势、胃养成了规律,心灵和头脑在百折千回中沉淀了自己,也越来越清楚地明白每天都已是生活在未来里 。
有了独立周延的内心,又发现还不太会画外在的圆 。即使是深爱的人,有时候也会觉得多余,常常想退回到一个人的大圆满里去 。于是,偶尔会发呆,偶尔会耍赖,偶尔要“告假”,偶尔干脆直言“我需要经营经营自己” 。
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心里隐隐作痛 。这篇文字简洁、故事平常的小说,看似平静的溪水,却暗流涌动,危机时伏,令人不安 。
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卡拉的三次逃离:第一次是从父母家中出走,嫁给她喜欢的克拉克;第二次是从丈夫克拉克身边逃走,去寻找属于自我的生活;第三次是从正在逃离丈夫的路上逃离,又回到原来的生活中 。
门罗讲故事紧凑而舒缓,含蓄而清晰 。故事从卡拉和她的丈夫克拉克分歧最大矛盾最激烈的时刻展开,主要的情节就只有一天,但在这一天的故事里,穿插了卡拉从少女到人妇的故事,穿插了邻居一对夫妇的故事,还有卡拉和邻居遗孀西尔维娅的故事,卡拉父母的故事 。给人的感觉,每一个故事都有爱的需要和爱的错位,每一个人都渴望爱又得不到爱:疏离与孤独的主题 。
卡拉对自己的评价:“中学的所谓差等生,是姑娘们众口一词的恶言取笑对象”;父母“不喜欢她,他们连她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哥哥对她“也没有什么感情 。他老婆更是狗眼看人低” 。她从出生以来,唯一真正想做的,就是能够住在乡下和动物打交道 。因此她刚刚中学毕业就去了一所马术学校,没有按父母的希望去读大学 。
在马术学校,卡拉认识了马术教练克拉克,被他野性的新鲜的气质吸引,她称他是“吉卜赛流浪汉”,她厌烦自己的家庭,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于是十八岁的她,离家出走 。留了一个字条给父母:“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 。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 。”她幻想着和克拉克办一所自己的马术学校,盖一座马棚 。她自信是去寻找真实的生活,而在父母给她的生活里,看不到生活的激情和真实,只感到日复一日的庸常和被人忽视 。她是在寻找存在感,寻找自己可以掌控的、新鲜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