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四个原则怎么写?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四个原则
面对学龄期儿童,家长要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教育的要注意哪些发面的发展?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四个原则,希望有所帮助!
1、教育目标适度 。
在家长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下,往往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定得过高,以至于揠苗助长、强其所难 。
这样必然会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产生逼迫与逆反的矛盾冲突,对孩子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孩子的适度期望是必要的 。
适度的家庭教育目标,一定是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也一定是家长自身的指导、参与条件能胜任的 。
2、教育方法适度
在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 。
一是过度娇宠 。过度的关怀和无原则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确立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的锻炼机会 。二是过度严厉 。
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 。
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孩子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变得性格暴躁,行为粗野;性格懦弱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学会欺骗撒谎 。真正爱孩子,就要成为一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父母 。
3、教育内容适度
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延伸,把课本的知识性内容当作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孩子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
过度重视智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更会阻碍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人格的缺失,给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
4、表扬要适度
时下,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中,“赏识教育”似乎成了口头禅 。
的确,对孩子要多夸多表扬,表扬有点像精神上的兴奋剂,可以让人精神振奋,自信倍增 。
但表扬也要有节制、有原则、有具体目标,否则表扬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助长孩子的虚荣心,降低抗挫折的能力,影响心理健康 。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有成绩表扬鼓励,有缺点批评教育,宽严有度,刚柔兼济 。
激励教育在家庭中不可忽视
若想孩子不断进步,达到父母期盼的目标,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而其中父母的心理激励则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正常发展、快速成长的金钥匙 。
在激励孩子方面,家长可通过理想、行为、关怀和兴趣等多方面激励入手 。
理想、目标激励: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条件和特长为其设计奋斗的大目标,时时鼓励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不断为孩子增加前进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