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二 )


《蛙》除却情节的跌宕起伏 , 我还喜欢她的如下风姿:
语言诙谐 。莫言的作品语言是很有风格的 , 流畅诙谐而且夸张 , 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写王小倜飞行技术的高超 , 王驾机一个俯冲到西瓜地 , 探身摘下一个西瓜 , 一拉杆 , 歼击机又呼啸着冲向云霄 , 呵呵 , 这是多么夸张诙谐的文字!可以和青莲居士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相媲美了 。
节奏鲜明 。小说从小伙伴们吃煤写起 , 如潺潺小溪 , 清新爽人 , 接下来的王小倜叛逃、wenge波澜“小弦切切如私语”将读者引入故事中 , 王胆顺流逃跑河中分娩则是“大弦嘈嘈如急雨”的高潮 , 接下来美国爱婴医院的出现如河道陡然变宽 , 流水变缓 , 满眼的粼粼微波 , 如此“嘈嘈切切错杂弹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给人以跌宕起伏的艺术享受 。
构思缜密 。小说后半程写王肝和秦河、郝大手默契配合 , 泥塑娃娃、推销娃娃 , 王肝忽悠顾客时巧舌如簧就进入创作状态 , 那创作状态中的语言细腻而有哲理 , 缜密中充满神秘 , 让顾客心甘情愿地争先恐后地买泥娃娃 。
有人说《蛙》思想不够积极 , 是在揭计生工作的家丑 , 从政治的角度看确实有这个嫌疑 。但是《蛙》是文学作品 , 是小说 , 是小说就要反映现实 , 超越现实 。

《蛙》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蛙》 , 首先是这个题目吸引我 , 不得不承认莫言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作家 , 仅仅是题目这一招似乎已经胜出很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作家们 。读了全文才知道《蛙》这个题目倒不是向我一开始想的纯粹是为了卖座那么肤浅 。“蛙——娃——娲” , 这么一追溯 , 便显出此中真意了 。原来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 , 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 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为了赞扬还是批判 , 或是酝酿着什么更深刻的内涵 。在此只想谈谈我自己看了小说之后的感受 。
我以前一直觉得计划生育是一项再正常不过、明智不过的政策了 。中国的人口那么多 , 造成了诸如资源匮乏、生存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 , 再不限制人口 , 那还了得?我在家里是独生子女 , 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基本也是独生子女 , 偶尔有几个不是独生子女的 , 我多少忍不住在心理嗤笑他们家庭思想观念的落后 。我一直以为计划生育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就实现的事情 , 哪里会想到原来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是那么艰难?在小说中 , 在落后的中国里落后的小村庄 , “姑姑”为了落实计划生育的政策 , 亲手杀死了2000多个胎儿 , 更间接残害了多少妇女的生命?我不杀伯仁 , 伯仁由我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