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850字怎么写?( 七 )


虽为南方人 , 不尽可能理解“不过了 , 买一块豆腐吃去!”的妙处 , 读着它 , 却一股脑儿的勾起儿时的回忆 , 儿时的一幕幕以蒙太奇般的手法呈现在我的脑海 , 记忆弥漫 , 尤为温暖 , 那燃着火烧云的傍晚 , 袅袅炊烟 , 那看戏的热闹 , 那甜腻腻的叫卖声 , 那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稚气 , 串串童年符号永久的融进了故乡的云 , 故乡的水 , 开始怀旧、开始恋乡 , 我已老矣?但很享受这份温情 , 这份美妙 。
遭遇苦难而悲剧的团圆媳妇儿、有些阿Q而忠诚的有二伯、勇敢坚韧的冯外嘴子……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 , 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 , 艺术源于生活 , 不需要多余的装潢和深奥的道理 , 接地气 , 这就最容易引起共鸣与同感 , 而现实的生活 , 又有多少类似角色?
《呼兰河传》描写的诸多人与事是中国文化和历史沉淀的缩影 , 甭提那个大水泡子意义和经典的吃瘟猪肉的演绎 , 就拿“好冷的天 , 地皮冻裂了 , 吞了我的馒头” , 类似的“精彩”一直在生活中不断的上演 , 而大家帮忙抬出陷入水泡子里的马 , 多半是为了热闹……呵呵 , 充分彰显了我们民族特性和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 历久弥坚 , 又是多少文学评论家、社会学家不断深究、分析的课题 , 我们难道不也应该常反省吗?
《呼兰河传》承载了太多的东西 , 懒惰如我的读者 , 懒于探究 , 而是随躺随卧 , 随翻随看 , 时任思绪飞扬 , 无限遐想 , 或悲或喜 , 信马由缰 , 无拘无束 , 享受读之乐趣而已 。

呼兰河传读后感850字怎么写?


《呼兰河传》 , 作者:萧红 , 原名张迺莹 。全书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 , 发生在一座被封闭的小城————呼兰河城中一段悲惨的故事 。
《呼兰河传》中描写了许多人物 。而我最喜欢"祖父"这个人物 。祖父是个身材很高大 , 很健壮的人 , 手里总是喜欢拿着个长手杖 。祖父是个非常慈祥、和蔼可亲 , 脾气又好的人 , 当他遇到孩子时会经常和孩子们开开玩笑 。他每次笑得都跟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似的 。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 就像我的家人一样 。
而且 , 祖父还很会"做饭" 。呼兰河城有一口井 , 不管猪、鸭……掉到井里 , 祖父总是如获至宝一样把它们捞上来 , 为挨饿的萧红做上一顿美味佳肴 。祖父把它们裹上黄泥 , 用火一烤 , 再加点盐和葱 , 香喷喷的"大餐"就做好了 。祖父一边看着萧红狼吞虎咽的吃着 , 一边关心的让萧红慢点吃 , 别噎着 。每次萧红都能吃得饱饱的 。每看到这个情节总让人感到满满的亲切感 。因此 , 祖父成为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