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姿态》读后感怎么写?( 四 )


然而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却是于老师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
于老师是什么人,谁都知道:全国首批特级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劳动模范……光环耀人,令人敬仰 。这样的话,初读无法不当作是自谦之词 。然而,读完此书,你又不得不承认:这绝不仅仅是于老师的自谦,其实她始终是这样做的,她一直在学做老师 。
50年代的复旦大学毕业生,其功底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她却说学历水平只能说明职前接受教育的程度,岗位上是要有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 。因她是非语文专业的,所以她天天学习,用了三年时间,把大学中文系全部课程学完 。她每天都是9点以前搞工作,9点以后自修 。这是何等的毅力啊!她一直是那样的谦虚谨慎、好学不倦 。
她一生上过2000多节公开课,但她认为没有上过一堂十全十美的课 。所以每次课上下来都会认真思考,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缺陷乃至错误 。她说所以她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
她上课从不带教案,因为她认为拿着教案没办法面对全体学生,她在课堂上要察言观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做到这样,备课要备得多么深入,多么熟练啊 。她备课还做到了目中有人,为了研究学生的心灵,甚至去研究只有年轻人喜欢的周杰伦的歌 。
于漪老师即使退休了,她还在发光发热,真的是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都在学做老师,,所以她会具有那么高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
我从教26年,一路走来也算勤奋,自己也喜欢学习,但是面临的困惑还是很多的 。
带了20多年班,教了20多年语文,但是因为岗位变化,不得不放手班级,但心中的语文情节总让我对语文念念不忘,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想方设法听语文课,评语文课 。外出参加语文业务学习的机会很少很少,但是我借助网络不断学习,听课、评课、研讨,晚上的很多时间都是都是在网络学习中度过的 。于漪老师说教师经常动笔,可以锻炼思维,锤炼情感,增强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增强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加叙事者,每周至少写三篇叙事,一篇读后感,其实就是在逼迫自己经常动动笔 。
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我确实很忙碌,而这样的学习、这样的动笔似乎不是我所必须要做的,所以很多人看到我这样忙碌、这样劳累都不理解,甚至不止有人问过我:你到底图什么?很多时候,我只是笑笑,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能图什么呢?功利一点讲,我什么都图不到 。自己不在一线语文教师岗位上,指导老师也不该是我最主要的职责 。到这样的年龄,职称也基本到头了,由于岗位的原因,即使我有发表文章,哪怕再多,也不可能有任何奖金 。理解一点的人可能会说我比较好学,不理解的人即使说我不务正业,没有分清工作主次也似乎不为过 。也曾想到过放弃,但是又放不下,给自己找了个理由,那就是“喜欢”,因为喜欢,所以坚持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