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诗词风格( 四 )


当然从历史分期和诗歌特点也可分,比如楚辞体,民歌体,文人五言诗等 。
古体诗的特点是篇幅灵活,字数不拘,押韵没固定的规律,对平仄没有自觉的要求 。
而近体诗本来就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 。
从句数上分近体诗可分为律诗(四联八句)、绝句(两联四句) 。
律诗又可分为七律、五律、排律(又叫长律);绝句可分为七绝、五绝)这些都是从字数上分的 。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追求声韵和谐,严格规定了平仄、押韵、对仗等 。
比如就平仄而言可分为“平起平收式”“仄起平收式”等,很繁复 。
词是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的诗歌体裁 。
和诗的最大的区别是词可以配乐演唱,所以词又叫“曲子词” 。
和律诗的另一个区别就是字数长短不齐,因此词又叫“长短句” 。
和律诗相同的是在平仄和押韵上要求也很严格 。
词和词之间也有体裁的差别 。
这种差别实际上是音乐曲调的差别 。
词都有词牌,可以说词牌不同,体裁就不同 。
同一种词牌写出来的词,句数字数都是相同的 。
所以写词又叫填词 。
曲和词相同的地方很多 。
最重要的相同点是配乐可唱这一点 。
曲比词晚出 。
在元时达到兴盛 。
元曲可分套曲和散曲两种 。
所谓套曲就是指由一组不同曲牌的曲子构成的组诗;散曲当然就是一个曲牌的曲子了 。
区别词和曲一方面看是曲牌还是词牌,另一方面,曲的内容比词的内容“俗” 。
也就是口语化现象较多 。
当然也有很古雅的元曲 。
就说到这儿吧 。
我去吃晚饭了 。
诗歌题材与体裁请问题材与体裁的区别在哪 你好,以下是答案 。
区别: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
如王建的《雨过山村》题材是描写山村雨后农家劳动生活的情事 。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
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有韵还是无韵,可以分为诗歌和散文;根据结构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
如王建的《雨过山村》的体裁是诗歌,是唐诗中的七言绝句 。
敕勒歌的诗歌体裁是?《敕勒歌》的文学体裁:民歌《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
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
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
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
敕勒歌作者:佚名敕勒川,阴山下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希望能帮助到你
语文中的古诗体裁 古体诗: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 。
也称古诗、古风 。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 。
诗体名 。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
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 。
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
七律: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 。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 。
绝句:来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 。
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