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来自灵壁”出自哪一首诗词( 四 )


<-----------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
【黄家洞】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
<---------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
<---------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
慕为人,劝事君 。
【莲石】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
<------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
【别石泉】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
<-----------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
【寄山友长孙栖峤】贾岛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
<------ 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
【深山逢老僧二首】贯休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
<------...
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杜牧的《题乌江亭》是对哪件事的评价? 《题乌江亭》 1.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 。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 。
2.不期:难以预料 。
3.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
4.江东:指江南苏州一带 。
译文 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 。
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 。
作品鉴赏: 该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 。
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 。
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 。
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 。
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
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 。
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 。
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 。
“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 。
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 。
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 。
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 。
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 。
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
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
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