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日出》读书笔记如何写?( 二 )


曹禺《日出》读后感
看完《日出》,我终于明白曹禺被称为“大师”的原因了 。好的戏剧,可以像优秀的小说一样,将人物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去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 。
《日出》是一部四幕剧 。刚开始看第一幕时,我觉得这部戏无非是才子佳人的卿卿我我罢了 。但是到了第二幕、第三幕,作者把达官贵人与底层人民的生活进行了淋漓的描写,增加了矛盾,使人读来产生强烈的共鸣 。剧中李石清说“我恨!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父亲,生来就有钱,叫我少低头,少受气吗?”这样的话语,即使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此剧写于1935年),仍使人感到酸楚而无奈 。文章行至最后一幕,财阀的破产,交际花希望的破灭,都将戏剧推向高潮——陈白露服药自杀 。这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 。文末,在陈白露自杀时,太阳出来了,照亮了一切 。与题目《日出》呼应,日出了,可是美丽的生命陨落了,一个家族也没落了 。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群体的悲剧,它是真实的,震撼的 。
很难想像这样的巨制出自一个25岁的青年之手,在我心中,“天才”便是这样的罢(当然,更为震撼的是他23岁的第一部作品《雷雨》) 。

曹禺《日出》读书笔记如何写?


曹禺的戏剧《日出》可读性很强,和《雷雨》相比,“戏剧味”适度降低了一些 。换句话说,《日出》更加贴近生活,磨滑了大部分戏剧中的巧合性,涉及了更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并没有将焦点全部集中在一人或两人身上 。字里行间充斥着生活的无奈,渗透人性本质,使其不依靠浓烈的戏剧性,却能牢抓读者的“胃口”,或深深同情一个,或强烈憎恶一个 。这魅力背后,理由很多,吸引我个人的,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
其一,曹禺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人物性格的饱满度加强了我们对它的印象,令人爱恨交织 。一部成功的作品,人物的刻画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语言、形态、动作、心理等表现手法来描绘人物,塑造其形象 。在《日出》中,这独特的话剧体裁决定了作者需要更深层对人物形象进行提炼,他需要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凝练到人物语言中,以语言见想象其外部动作与心理动作 。
陈白露算得上是此剧的一个中心人物,为了生活,逐远曾经天真可爱的自己,降落在这纷浊的世界自毁性地生活 。但是在其他面目狰狞自我放荡的“朋友”中,她的内心依旧是“白净纯洁”的 。正如她以往的名字,竹均,如此清秀澄澈 。也正因这层潜在的善良与纯白,她对于自己的生活充满自嘲,不甘于显示却又认命于现实 。
陈白露的这些特性,我们皆从其语言可推敲 。在和方达生的对话中,自嘲的味道尤为浓重 。方达生对她的住所、交往之流等生活现状表现出不满时,她的言语往往会表现得异常刺人 。在我看来,这是逃避式的自我保护,她将方达生逼入尴尬的一隅,防止方达生再说出刺伤自己的话 。而这种反应算得上是本能 。她无法忍受无邪年少时的朋友指责她的生活,这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与绝望,她唯一的方式是逃避,所以以尖刻与挑衅堵了方达生的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