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大峡谷导游词|洛阳龙潭大峡谷( 四 )


水往高处流:前面说的只是一段流传民间的神话故事,现实中不会有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 。仔细观察这“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只是人的一种错觉 。
原来这段河谷正好垂直于地层的走向,岩层的倾向与水流的方向相一致,人们视觉总是会把地层的层面误以为水平面,并把它作为流水的参照物,在河流的坡度小于地层的倾角时,就会产生这种“水往高处流”的视觉误差 。
三、白龙湾小白龙永生
白龙湾:走出巷谷,豁然开朗,来到一处河湾;比起刚刚过来的狭谷,真可谓天高地阔,完全是一片新天地 。因为传说小白龙在这里为我们英勇献身,人们把这道河湾叫白龙湾 。
天 然盆景园:传说当年龙娃从巷谷走进河湾,见林茂草盛,阳光明媚,心里特别高兴,就随手折下一些树枝插在了石头上 。令人称奇的是,像移栽“幽谷海棠”那样, 那些树枝霎那间就变成了一丛绿树,而且枝叶繁茂,青翠欲滴,龙娃有意无意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天然盆景园” 。尤其是那棵高高的青檀树,傲然生长在光亮亮的 巨石上,潇洒临风,卓然不群,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青青石上檀,贫居寒苦岩;虬虬顽固根,傲立万古年 。”它的精神品格,足可为人楷模 。
千变万化的 波纹石:在龙潭峡长达4公里的红石峡谷内,分布着大量的崩塌片石,以白龙湾最为集中,最为典型 。这些片石大小不一,大者平面有数十平方米,小者仅有几十公 分见方 。在这些片石的层面上,可以看到上百种不同类型的波痕,是国内罕见的天然波痕博物馆 。石面上的这些波痕,是在地球进化过程中,原生地质沉积物在水或 风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变异而形成的波痕层面,其形态包括层理构造、波痕构造、帐篷构造、球状构造等,我们统称其为波纹石 。
有的呈羽状,这是在中元古界时期,此地原是滨海沙滩环境,潮涨潮落产生的双向水流,使此时沉积的石英砂岩细纹层方百思特网向正好相反,形成了十分美观的羽毛状和“人”字形的层系,这是沉积岩的一种基本构造形态,我们叫它羽状交错层理波纹石;
有的呈棋盘格式状,这是受区域构造作用的影响,岩石中发育了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两组几乎呈直交状且连通性好的垂直节理;这种垂直节理与层面一起将岩石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由于这两组节理在层面上表现出“棋盘格”的形状,我们叫它棋盘格式节理波纹石;
有的呈人的指纹状,是典型的干涉波痕,我们叫它指纹石;
有的柱状节理构造呈竹节状,我们叫它竹节石;
有的呈日、月、星辰图案,我们叫它天象石;………
峡谷内还有一块比较特殊的波纹石,共有五层不同形状的纹理结构组成,表明它是经过五个不同时期的沉积而形成的,我们叫它五代波纹石 。其科学价值在于:它体现了地质沉积岩层理构造的演化过程 。
神 秘莫辨的天书石:这类片石是由于差异风化所形成的一种景观 。在中厚层石英砂岩的层面上,常常会有薄层状的泥质砂岩或泥质粉砂岩,在崩塌暴露地表后,由于差 异风化的作用,一部分风化流失,一部分残留下来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 。一些典型图案,看似文字,有的清晰可辨,如“一人一石”;多数则无法辨认,人们称 其为天书石 。
无头冤神洞:白龙湾北面山崖下有有一个两米见方的石洞,洞中有一块巨石,酷似一尊石雕神像,只是少了神头,人们称它为“无头冤神”;称这个石洞为“无头冤神洞” 。
传 说当年龙娃在龙潭峡谷,任兴致所至,随手创造了幽谷海棠红、佛光罗汉像、水往高处流、青檀盆景园等离奇景观,受到事事成功的鼓舞,最后竟然冒险飞到天上为 人间偷来了“天书”,因此触怒了玉皇大帝,惹下大祸 。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来抓他归案,他手拿“天书”和二郎神奋力相争,把天书抖落了一地 。二郎神一怒之下杀 了小白龙,弃刀于地,把散落的天书收拾起来,提着小白龙的头回天庭复命去了 。这块天书石,是二郎神疏忽大意,遗落在人间的 。
后来,造人圣母娲皇到 各地视察她的子民,来到龙潭峡谷,听说小白龙冒死为她的子民偷天书的事迹,大为感动 。于是,就收了龙娃的无头冤尸,唤回他的冤魂,封它为“无头冤神”,把 他安放在山崖下的石洞中 。从此,不忘小白龙恩德的人们,常来为他烧香上供,深情怀念地称这个石洞为“无头冤神洞” 。
洗冤一线瀑:无头冤神洞侧,有断崖高50米,崖上有一股细流飘然而下,如银练,如串珠 。据说,当年娲皇为了给小白龙净身洗冤,特意从黄河岸边引来一脉地水,造成了这一线瀑布,所以人们叫它“洗冤一线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