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优秀读后感怎么写?( 五 )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有时也换不来今生的一次擦肩 。我们谁都知道天意如此,并不是一切随着我们的意愿能改变的 。不变的是模式,变动的是情感 。如若一切都能回到起点,我想我们谁也不愿意去触及太多的悲哀,都愿意把所有的快乐留住 。但是,人生没有假设,爱情没有如果,岁月没有一成不变,时间不会永远驻留在某个点……
叶子的离开,到底是树的不挽留,还是风的亲切召唤,我们谁也说不清 。这,或许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结果,是一种落叶归根的自然现象,谁也无法去阻拦,谁也阻拦不了 。《红楼梦》中的爱情,即便也是这样,或许在没有相遇的时候,已经想象好了万种不期而遇邂逅的美好期盼;在相遇的最初,肯定想象着以后的万般美好,谁也没有想过会怎样结束这段爱情 。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许一切是美好的,但又或许一切是不完整的 。这样的人生看起来唯美,但这样的人生的太过完美,有时也会觉得失去了该有的一种曲折美的乐趣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又怎样呢?没有经历沧海的时候,我们会知道难为水吗?没有经历除却巫山的难时,会知道不是云吗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谁都喜欢的一份完整,谁都向往的一份安宁 。这样的爱情,谁又不会去向往呢?
感念生命里的所有精彩,感念爱情里的所有美好 。让记忆停留在那份美好的时间里,少份纠葛,多份豁达 。如果,什么都人生如若初见,或许生活也缺了份韵味 。人生的道上,不许我们有太多的假设,记住所有的温馨,隐藏所有的阴霾,这或许就是一种快乐 。

《红楼梦》优秀读后感怎么写?


从《红楼梦》问世至今二百年以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都成了人们熟悉的人物 。人们为贾宝玉叹息,为林黛玉流泪,对王熙凤又爱又恨 。打开《红楼梦》,就是打开了一个熙来攘往的人物世界,而最能吸引人们目光的,还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三位主人公 。
在《红楼梦》的大观园中,有两个人想做“变性手术”,一个是探春,另一个就是宝玉 。究其原因,正如宝玉自己所说的那样:“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 。”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叛逆,但在宝玉看来,除了少女们的纯洁可爱能使他尊敬和爱悦之外,生活中再也没有什么事物值得他献出青春和生命了 。并且他只求过那种随一心一所一欲的生活,在他心中,人只有真善美、假恶丑之分,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所以他才敢于向当时儒家的道德标准挑战 。潘知常教授曾美名曰:“贾宝玉是中国的第一个‘亚当’ 。”从某些方面看,宝玉的这种性格反应了人性解放、个性自一由和人权平等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